第141章 向上跨一个台阶

作品: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作者:爱吃绿的西红柿|分类:古言|更新:2024-05-10 08:08:40|字数:4022字

苦龙芽,学名升麻,绿升麻,苦菜,苦里芽的嫩苗。

同样也是根部入药,现在也不是最佳采收期。

说起这个升麻,就不得不说起另一种野菜。

山荞麦秧,学名假升麻,因为它的嫩芽,山荞麦秧和苦龙芽长的真的很像,只是苦龙芽焯水后依然有苦味,而山荞麦秧焯水后,则有一股苦杏仁味儿。

沈玉英小的时候并不知道它们的学名,更不知道它们能治病,只知道它们很好吃。

冬生和杨柳他们也一样,就算沈玉英说给他们听了,他们一时也记不住那么多,但是如果好吃,吃一回他们就记住了。

他们这些人忙活到天黑,直到坡下陆银凤喊吃饭,才跟着下面修整水田的,陆常山他们一起往回走。

几个小的背着野菜高高兴兴的跑在前面,虽然哥姐叮嘱过他们守规矩,但是孩子的天性哪里隐藏的住,他们难过了会想哭,高兴了就会想笑。

他们这些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忙忙碌碌,吃的虽然还是野菜杂粮糊糊,但是这些人大部分却不觉得艰苦。

还是那句话,苦难和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现在的日子再辛苦,也总比逃荒路上,朝不保夕强吧,就更别说这四对姐弟,和那些新落户的流民,他们除了逃荒,还经历过叛军和时疫,都是真正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他们现在每天能睡一个安稳觉,只要不懒,野菜糊糊怎么也能糊弄饱肚子。

村里还有作坊收草药,换了银子他们也能种上二亩荒地,再换银子,再置办家什,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安稳。

看到他们,沈玉英不禁想起了,小时候村子里两位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她们都是民国时期生人,从小生活在乱世灾年,一辈子不知道经过几次战乱逃荒,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苦难。

她们的晚年生活在沈玉英看来并不幸福,儿女未必孝顺,生活也很清苦,但她们都能稳稳的坐在那里,云淡风轻的应对。

岁月给了她们苦难,也给了她们从容面对一切苦难的平常心。

天气一点点变暖,山上从嫩绿变成翠绿,田地里的土色也披上了一层嫩嫩的绿纱。

庇护所里的苞米苗,和前面坡下沟里的,水稻苗和甜苞米苗,也都挺拔精神。

沈玉英的小鹅子和小鸭子都已经能下水,放的蚕苗也爬满了树枝,小鸡仔都在程奶奶那里养着,程奶奶说养的够大了,再给她送过来,省的没有母鸡看着,被啥糟践了。

庇护所前面和坡下菜地里的青菜,也都长大了,她们现在不用只吃野菜了。

沈玉英和陆常山每天早起,都要坡上坡下走一圈,还有陆大伯。

沈玉英看她的地瓜苗,土豆苗,陆常山看他的苞米苗和水稻苗,陆大伯则什么都要看看,顺便拔两棵疯长的杂草,回去喂牛。

时间转眼进入毒五月,今年天气虽然还是偏旱,但是比去年还要好一些,对地里的庄稼影响不大,五月初一更是下了一场透雨,大伙儿心里更有底了,下过这场透雨,这半个月旱点也不怕了。

只是这地里的活实在不轻巧,麦地,高粱地,大豆地,不止要除草,还要间苗。

这些活都是要蹲在地里干的。

好在这个活不挑人,女人半大孩子也能干。

而且那个田福当了河西村里正,不到三天,就带着河西村的几个,当家主事儿的过来求见陆常山。

恳求湾里的制药作坊,也可以收他们村里人采的草药。

虽然没有带什么贵重的礼物,但是这些人言辞甚是恳切,说的村里有些人家的情况也很是让人动容。

陆常山暗示小六子,先到后面问过沈玉英,这个事儿他可做不了主。

沈玉英略一思考就同意了,她这么做自然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第一就是她们收到的草药越多,制出来的药粉也就越多,自然挣得银子也就越多,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

再一个就是,过了端午,张巡检调往府城,三河县巡检营,大概就彻底归陆浔掌管。

他们家也就一举向上跨了一个阶层,成为三河县乡绅。

现在不论说起来她这陆家湾药坊,还是陆浔这个马上要上任的三河县巡检,在三河县都是有些声望的。

古往今来聪明人,有名有利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造福乡里,积累更多的财富和人望,打好基础,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些发点小财,有点小权利就得瑟的不行,为祸乡里的,都是蠢人才做的事儿。

沈玉英自然不是蠢人,河西村虽然有她不待见的其他陆家人和胡家人,但她们和其他流民没有矛盾,她也不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她这边一松口可不要紧,不止河西村,附近的小河村,分成的上河村和下河村,也都求了过来。

沈玉英答应了河西村,自然不能厚此薄彼,只能全都答应。

这对她们制药作坊自然是有利的,还是那句话,收的草药越多,她们挣得银子也就越多。

只是别的村,沈玉英只收用量最大的几种草药,而且是让他们炮制好,晒干以后送过来,收购规格标准也是非常严格。

这也把这几个村的,里正和村民高兴的不行,以至于被沈玉英派出去,教那些村民认草药和炮制草药的,小六子和江小鱼这些人,到了人家那里,都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

虽然多了这几个村的人采草药,但河东村里的人收入丝毫没有受影响,因为她们还有很多其他草药要采。

包括到里正家田里做这些活,也是一天一给银钱,不比上山采草药挣得少。

大地里的活有这些人干了,沈玉英和陆常山他们,就只干葫芦口里,和庇护所里面,这些地里的活。

陆常山每天盯着水稻苗,和苞米苗看,防虫,防病,琢磨怎么杂交授粉

沈玉英每天除了采药,就是盯着土豆,地瓜苗,还有她那些放养的野蚕。

喜欢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方便以后阅读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第141章 向上跨一个台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第141章 向上跨一个台阶并对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