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的兄弟

作品:野战军日常|作者:嘟嘟哨|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1 04:00:06|字数:6118字

第十节、新的兄弟

按时开饭是生活规律,不,应该是一种纪律了。

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打破的一种常态。

吃饭集合的那一刻,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整理内务,搞卫生似乎都是在那一刻树立起了标准。

当过兵的都知道,开饭都是走着队列去的。队列是常态,无意识的队列。只是此时的新兵走的队列属于训练状态。此时的新兵走队列,不管是走到哪条路,都是在训练。吃饭之前依然很讲究,新兵刚到,有那么多的东西没有学,所以,过的也算简单,很多事情听过一次就知道了。就像班长昨天对郑凯说的话,郑凯随即就和大家一起了,很自然的事情。

整洁,严肃的食堂就在大家的面前,每个人都是标准的站在门口,等待着值班员的口令。

这个时候还没有唱歌的流程,因为新兵刚刚到,还没有学习军歌。

但经过一夜的渲染,今天的郑凯完全处于军人的状态了,不像昨天到的时候身体里还存留社会的气息。

三轻,走动轻,吃饭轻,动作轻,不再是理论知识,而是落实到行动中的准则。

当过兵的都知道军人要自力更生的,在家的时候,很多家务活都是父母做,而在部队里任何事情都是军人自己做的,比如吃过饭之后收拾碗筷,而此时的郑凯很自然的和大家一起搞伙房。

同样的餐厅,不同的时间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昨天的郑凯是没有见过世面,同时还有点拘束,对于很多东西都是存在于惊讶中,而今天的状态是感受,能够感受到各种食材。这种细微的感觉差别在哪里?或许是经历。

昨天看到的,是别人的劳动成果,惊叹的也是别人的标准。

而今天整理干净,那是和自己有关的,那是以后会被自己食用的。

看到的标准和自己做出来的标准,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什么情况?在家里也没有这样搞过?”

杨尚平嬉笑的埋汰着,杨尚平可不像郑凯那样到处细心感受。

不过杨尚平说的也确实是这样,洗完之后再用水冲干净,这种场景让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整个食堂能养鱼了,水太多了。”

郑凯只是在心里说着这句话,郑凯可没有杨尚平那样话多。

押着时间的尾哨,食堂的卫生终于收拾好了。

为什么用终于这个词,那是因为不管怎么搞,总是感觉还不够标准,很多细节都可以在提升。只是对于新兵来说的话,确实只能是这个标准了,因为新兵就是新兵,很多东西还没有进行学习,所以看到的有待提升的细节,也只能是看着,并不能想到有什么有效的方式去提升。

所以新兵们都是要进行训练的,不然怎么能达到精益求精?

故训练才是主旋律,副班长们在确保卫生搞好之后立马把新兵们集合起来了。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忘训练新兵的副班长们很敬业的。回去的路上只有十几米,硬是要带着新兵们走着队列来来回回。

仍然在憧憬着未来的郑凯,不会感到厌烦,更多的是想要抓住每一刻,好好的学习锻炼自己。

“今天是我当兵的第一天,我就要开始我的军旅生涯了。”

从早上起床,郑凯就一直念叨着这么一句话,毕竟这是一个里程碑,郑凯已经开始了军旅的生涯。因为现在的环境确实让郑凯感受到了自己真的是生活在部队的规则中,生活在部队的环境里,体验着部队的习惯,开始吸收部队的各种文化。

只是现实好像和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没有那么刺激,生活依然平淡。

上午,大家依然在背记理论。

烧脑行为,挺无趣的,不过至少新兵们还有事情可做。

郑凯是昨天刚到的,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所以没有感觉无聊。或许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从小一直被教导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自己。自我感觉来的迟,就要比别人多用功,否则是赶不上别人的进度。直到今日,仍然是这样,不管学习什么东西,用积极的心态去学,那样会学的更快,也更有效率。

相对于这个群体,郑凯是个例,其他人可不这么想。

先来的同志们已经相当烦躁了,背理论知识已经好长时间了,记住的,没记住的,都很烦了。在郑凯的感受中,大家也确实一直在学习理论,背记着各种枯燥的文字。

在这里发生的任何一件和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是有趣的事情。比如说不知不觉,又来了一个兄弟。

这个兄弟来的挺突然的,是在我们背理论知识的时候到的。

为什么说突然。

因为没有组织欢迎仪式。我们大家都在房间里面。

虽然新兵们没有在外面进行热烈的欢迎,可新兵们在房间里进行的欢迎可热烈了。

经历过的人,或许能够理解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民族特别喜欢热烈招待远方的来客。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新鲜事,还不热情,那生活还有什么激情?必须好客,必须热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野战军日常》,方便以后阅读野战军日常第10章 新的兄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野战军日常第10章 新的兄弟并对野战军日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