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拔河比赛

作品:野战军日常|作者:嘟嘟哨|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1 04:00:20|字数:5702字

第二十二节、拔河比赛

关于适应能力,再补充一点,如何提升适应能力?

为什么会写呢?因为这个东西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存在。

部队的带队干部,领导也在想办法处理这些事情。

多说一句,第一次带新兵的排长要注意哦。不要以为自己很厉害就完全藐视自己带的兵。自己带的兵在以后说不定就成了自己的助力。

兵都是一样的兵,至于带出来的兵的战斗力也是带兵干部能力的体现。

这一点很多人意识不到。不准确,应该是意识到了,排除不了。

毕竟作为领导,还是想方设法的帮助大家排除各种问题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郑凯那样热爱生活,积极投入到训练中的,第二故乡的感情不是每个人都瞬间就有的,毕竟并不是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是那么快的。

适应能力差的人,害怕融入新的环境。

有些人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

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肯定是经历了一些事情,或者看到一些事情。

真正厉害的人,适应能力都很强!提高自身的适应力可以通过思维认知、学习方法、演讲口才、心理学、身心灵成长五个方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即便只想安于现状,很多时候也不得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迫地适应外界的变化。虽然对于这种变化,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抵制、抗拒,但如果我们懂得去适应环境的改变,那我们心里的“痛苦感”就会降低很多。只有那些不愿意改变而又不得不去改变的人,才会心生痛苦,让自己陷入各种悲观、消极的情绪当中。

所以我们要为了跟随环境的变化而主动让自身做出变化。

更多的适应能力的表现,领导、正直、决心、团队建设、分析能力、归纳推理、演绎推理、项目管理、共情、资源管理、时间管理、优先排序、冲突管理、训练、概念化、战略思维、辅导、责任、透明化、全局观、承诺、灵活性、主动性、口头交流、书面交流……

说到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无非就那么几点,开阔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心理惯性模式;制定远离舒适区的计划,体验式学习一段时间,找到做事的乐趣……

“哈~玛德,一上课,我就想睡觉。”

“困死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韩兴壮和杨尚平难得有共同语言的时候。

提到上课,很多人都是这种状态,烦躁,是真的烦躁。

学不进去,实在学不进去。

“讲的什么玩意,啥也听不懂。”

“哎呀,既来之则安之。”

“郑展清你舌头不灵活就不要拽词了。”

这韩兴壮是遇到谁就怼谁呀……

“我觉得很受用啊,以前我不知道这些,通过学习,我知道很多东西。”

“羡慕郑凯你啊,到底是学习好的,可惜我们这些人都不是学习的料。”

看来这韩兴壮也不是谁都怼的。

“你们这些人就不能好好向郑凯学习,没事老是搁着吹牛逼,看看书会要你命啊。”

“班长,我也想看呀,可是书不想我呀,我一看书我就犯困。”

“你能干什么?训练训练不行,学习学习不行。”

“班长,不是有好消息吗,上课之后有什么活动来着?”

“对,不用训练了。臧其运。”

臧其运听到不用训练了,立马收拾东西去了。

也就那么一瞬间,就被点到了。

“唉。”

这回复也是下意识了。

“唉什么唉,这么长时间了,还没训练好,是不是要加训啊。”

班长立马开启训话模式。

“到。”

嘿嘿,臧其运傻笑着。

“到什么到,下次再唉,我让你唉个够。”

“等会你算一个。”

“班长,我算什么?”

这句话听着怎么有点歧义呢?

“等会拔河比赛,你算一个。”

臧其运,年纪不大,却是我们这群人里最高的,体格相当壮硕。

“拔河比赛啊,班长,也算我一个吧。”郑展清也积极了起来。

“再看,一个排,选人也是要看人的。”

“班长,我很强的好不。”

一如既往的自信,这是郑展清的风格。

“有多强?你能拔的过杨杰?”

“班长,你不是故意的吧,谁能拔的过他呀。”

“杨杰,你也算一个。”

杨杰这个状态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是看了一眼班长,表示自己听到了。

“班长,拔河比赛,一个班要多少人?”

郑凯也想参加的,毕竟郑凯感觉自己也算可以的。

“一个排十个人。”

这个时候,郑凯缺少一种意识。那就是全排有多少人,各班有多少人,有多少战斗力,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只会估算。一个排四个班。一共十个人,一个班大概两个人,多出来的两个人肯定是极其强悍的人。

其实这种思维是有偏差的,而且偏差很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野战军日常》,方便以后阅读野战军日常第22章 拔河比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野战军日常第22章 拔河比赛并对野战军日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