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婚(已修)

作品:八零年代末的中产生活|作者:南极夭夭|分类:现言|更新:2024-05-11 22:32:29|字数:4474字

微风习习,拂去了落地尘埃。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迎来了温时泽先生和徐盼盼小姐的大喜之日。

温时泽被一身笔挺立体的西装,衬得越发的英俊意气。

收拾妥当,该去接亲了。

一群小伙子,骑在二八大杠上,像打了鸡血似的,雄赳赳气昂昂,耀武扬威,在温世泽的带领下,冲了出去。

“小九今天这身板正,”温家第三代排序,温时泽排行老九。

“正好不浪费,等我们家老七结婚,还能再穿一回。”老七是温家大房最小的儿子,温家大房五个孩子,就剩他还没成家。

目送接亲队伍出门,旁边大嫂热切的对着姜允初说道。

姜允初抿着唇角没出声,怕忍不住大笑出声,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把旁边的大嫂给惹恼了。

恕她无法想象,就大嫂家小七那个圆润的体型,怎么驾驭?

也不怕直接把裤裆给撕了!

人已经走远,也没看头了,得抓紧回去拾掇下家里。个数小时,新媳妇就会被接回来。

当然,姜允初属于只动嘴不动手型,今天温家得小辈,都是她手下得小兵,把人指挥得团团转。

烧热水的、摆放桌椅板凳的、摘菜洗碗的、接待亲友的,没一个能闲的住的。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便宜儿女’多的好处来了,姜允初只需要动动嘴,就有人负责跑断腿。

厨师已经到了。

请的是在农村专门办红白宴的师傅,这种师傅办席有经验,也有信誉。

不回去坑主人家,附近都是乡里乡亲的,如果宴席办不好,传出去,坏的是他们自己口碑,往后是没人家会请的。

而且,请他们也会省心很多,从买菜做饭,到做饭用的碗盆,都是交由师傅一手操办的。

热闹的吆喝声、哄笑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应该是接新媳妇的回来了。

是谁的DNA在躁动?

刚刚还人来人往,嘈杂着的院子,现在只余下空气中的寂静和满地的瓜子壳。人,都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是这么强大。

小五和他的小伙伴把两挂红封的鞭炮点燃,等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完,新娘和新郎就被大家伙簇拥着回了家。

因为徐家离他们这儿距离太远,就没有按传统去接亲,而是在前一天就把新娘接了过来,暂住在别人家里。

所以,一早的接亲仪式,只需要用自行车把新娘接到,再绕着村子转一圈就行。

婚礼是一项大工程,新郎新娘累,当爹娘的也累,里里外外都要操持着,还要招待远来的亲友。

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NPC,在近距离沉浸式体验80年代末的结婚仪式,还小小的参与一把。

等新娘新郎到家后,小院再次成为人们聚集的焦点。

尤其是新娘的屋门口、窗口,擦肩接肘,是人摞人往内扒头,盛放下全部的目光。

不过,这些热闹是不属于她姜允初的,这是人家小年轻的主场,作为准婆婆,是被排除在外的。

院子里三三两两扎堆聚集的大妈大婶,是这次吃席的主力军,都是温家的近亲。

姜允初印象里的面孔,此刻一一对应上了名号。孩子们的大姑小姑,大伯娘,二伯娘,几个堂嫂,都围着温老娘而坐,姜允初认了个齐全。

此刻他们聊天的话题全是围绕今天的这对新人展开,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或夸赞、或鄙视、或嫌弃、或看不起、或阴阳怪气等等,姜允初端坐其中,良好的修养克制住了离席而去的冲动,用不走心的话,“对对对”、“嗯嗯嗯”敷衍而过。

太煎熬了,混迹在一群大妈中,她一个不社恐的人都觉得度日如年。

这次婚礼,已经简化去了很多流程,在破四旧时取消的祭祖、拜天地这些婚习,近些年已经被恢复的差不多了,但他们家都省略了过去。

宴席是在他们自己家办的,他们家院子大,空荡荡的,正好可以摆席。十桌席面,能安置的很妥当。

厨师颠着满是火气的炒锅,香味沁润在空气中,吸入人们的肺腑。等饭菜上桌,整个院子弥漫着烟火气,这个时候也预示着婚宴开始,姜允初也得以解放。

宴席开始后不久,就到了新人满茶、敬酒环节,当然,这些都是有红包收的。

差不多一遍轮下来,饭菜也都上齐了。

等人们说说笑笑,吵吵闹闹吃的差不多了,就代表这次婚礼到了尾声。

离家远的亲朋好友离席,陆续离去后,天色已经近黄昏。

相熟的人家会一起帮忙收拾婚宴留下的烂摊子。

而姜允初早早的离开了酒席,晚睡又早起的后遗症,不足以让她支撑到酒席结束。

其实忍忍也就可以,但是人又何必要勉强自己呢!

早早就躺床上休息了,连晚饭都没吃。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导致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她都不知道。

姜允初摇晃着不再胀痛的脑袋,睡饱后,精神就充足,心情也会随之变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八零年代末的中产生活》,方便以后阅读八零年代末的中产生活第45章 新婚(已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八零年代末的中产生活第45章 新婚(已修)并对八零年代末的中产生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