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请将军教我

作品: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作者:不要虚盘他|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12:25:43|字数:5150字

在这个世家门阀掌控的世界,名士向来看不起普通家庭出身的人。

哪怕当初何进贵为大将军,别人私下里依然称呼他为屠沽之辈。

流民出身的项战,一句话,深深刺痛了李儒了心脏。

他跪在地上,愤怒道:“将军如此折辱文士,岂不知士可杀不可辱吗?”

项战讶然,朝旁边赵云笑道:“他竟说我折辱他?”

赵云肃知李儒的为人,阴险毒辣,毫无底线且以此为荣,闻言只是嘴角一撇,轻蔑之色不言而喻。

“李儒,你本大汉臣子,却帮董卓这个逆臣废少帝,又意图鸩杀已废的旧主,三尺白绫谥杀唐妃,如此不忠不义残忍至极的人,你还好意思说我折辱你?”

项战语气深沉,每个字都蕴含怒意,似乎下一秒就要宰了他。

不过,李儒好歹也是三国顶尖的谋士,杀了他未免可惜。

这种人,为了荣华富贵,根本不在乎自己做了什么。

但有时候,在特定场合,会有出其不意的发挥。

项战忽然一笑,瞥见李儒面色发白,气的浑身颤抖,抬了抬手,语气不似方才那般严厉。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本将军不杀你。

你深夜来访,究竟有何说辞?”

李儒毕竟是有风骨的人,他虽跪在地上,但还是挺直了腰杆,轻轻弹了弹衣襟上并不存在的灰,已经恢复了镇定自若的神态。

“韩信助高祖夺取天下,功劳还在萧何张良之上,却身死长乐宫;范蠡文种帮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助他报了杀父灭国之仇,范蠡退隐而求活,文种留在勾践身边而死。

这三人的功劳,比起车骑将军,谁高?”

项战心说,我这么厉害了吗?

都能和韩信范蠡文种这样的千古名人相比了?

回答时,若有所思:“我不如他们。”

李儒淡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将军为大汉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时威名赫赫,圣眷甚浓。

原因便是有董公在!

董公在,将军便是大汉靠山;董公死,将军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那时,有人若想害将军,岂不是轻而易举。

将军,别忘了飞鸟尽良弓藏啊!”

他越说越动情,仿佛是项战的至交好友,发自内心的为项战谋划。

一时间,深情流露,不自觉就想站起来,往项战身边去说。

刚抬起一条腿,赵云便瞪着他道:“跪回去。”

回去就回去。

李儒从心的重新跪好,腰杆挺直,揣摩着项战的微表情。

不得不说,李儒开口便切中要害,娓娓道来,很有针对性。

他讲的未来,也很有可能发生。

皇权社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项战的眉头皱了起来,盯着李儒道:“你有何计可助我度过难关?”

李儒轻轻一笑,上钩了。

“董公有一孙女,名董白,年芳十四,貌美如花,常说天下英雄,唯董公与将军尔。

董公素来钦佩将军,欲将爱孙女配于将军,以成秦晋之好。

以董公之权势,以将军之霸道,天下何愁不定?”

要是二十倒可以试试,可十四岁,在我那个时代,要犯法的呀。

十四岁,前无峰峦后无江海,一路平川,何其可笑?

对了,这董卓不是好人啊。

他不但想把孙女许配给我,还想当我爷爷。

混蛋啊!

项战歪头,斜瞅着赵云:“子龙,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站旁边看。

“将军,董卓乃是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如今见联军势大,想出此拖延之计。

将军兵出并州,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切不可听信此人摇唇鼓舌之辞。”

赵云朝项战拱手之后,来到李儒面前拔剑怒斥:“你不过一个为虎作伥的小人,怎么有脸来教我们将军做事?”

说罢,便要斩了李儒。

“子龙,且慢。”

项战制止了赵云,那柄剑距离李儒的脖子只有几寸,冰冷的气息让他魂飞魄散。

“将军?”

赵云加重语气,不甘的叫了一声。

“退下。”

项战喝退赵云,一对眸子瞅着李儒直笑。

李儒被笑的发毛,狐疑道:“将军笑什么?”

项战站了起来,离开大案,单手扶着剑柄来到李儒面前,居高临下的俯视。

“董卓什么东西,也配与我结亲?”

他不屑的说道:“至于你,李儒,想必你也知道自己要大祸临头了。”

一句话,打碎了李儒的幻想。

没有项战的加入,董卓必败。

他颓然的垂下头,满腔的希望与斗志,在一霎那消失。

项战话锋一转:“董卓死不足惜,至于你,本将军可以给你一线生机。”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两人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这几年,他为董卓出了多少馊主意,替董卓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全天下的人,都恨不得他死。

这一点,李儒太清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55章 请将军教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55章 请将军教我并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