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洛阳大乱

作品: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作者:不要虚盘他|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12:26:59|字数:4488字

张绣摆下丰盛酒席,款待赵云,并请来众多将领陪席,牌面给足。

赵云在战场上是威武之将,在席间对张绣却颇为客气。

一方面因为张绣的投诚,免去了晋阳侯来自西南面的威胁。

第二个方面,则是因为赵云本就是谦逊有礼之人。

他的狂傲,只针对比自己更狂的对手。

宾主尽欢,未散。

赵云强忍了一整场,在最后试探的问张绣:“张将军,不知侯爷的书信上写了什么?”

一信定宛城。

令赵云升起了强烈的求知欲。

“这个么...”

张绣有些不大好意思,不过现在大家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好隐瞒的,于是拿出那封书信,递给了赵云。

赵云目中露出精光,打开书信,旋即表情僵硬,抬头望了张绣一眼。

这都能忍?

换做有人给赵云写这封信,云必定大怒,并表示要与对手不死不休,玉石俱焚。

可张绣么...

项战知道他原本想投靠纸面实力更强的袁绍,在贾诩分析双方软件对比之后,这才选择投靠曹操。

本就不是什么要血战到底的主,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所以项战才会将是战是和的选择权,交给张绣。

以张绣对时局实力的判定,一定不会拒绝自己给他示好的机会。

若判断失败,有赵云牵制,待自己灭联军后,调转大军灭了张绣便是。

两个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晋阳候劝降的书信会写的如此简洁明了。

人虽然没在现场,但那种虎踞山川,浓浓的威胁意味已透过纸面扑面而来。

“晋阳侯威逼四海,张绣拜服。”

张绣苦笑着喝下一杯酒。

“以张将军的威名,未来在侯爷帐下大展宏图,比起困守弹丸之地,强上百倍千倍。”

赵云安慰。

但也是实情。

以他对项战的了解,区区北方四州根本不够。

侯爷的目标,那可是平定天下。

...

洛阳 董府

董承盯着面前一百多名死士,神情肃杀。

“我已联络十三名朝中大臣,联系宫内禁军,斩杀张辽,夺取洛阳控制权,匡扶汉室。

你们要做的,便是杀掉项战府中的每一个人,将项战爪牙的首级,悬于东门。”

死士们受董承豢养多年,知道自己在董承眼中并不是人,而是一柄柄锋利的武器。

他们也不把自己当人,同董承一样,知道主人豢养自己的目的。

为主人而死,是他们生存的唯一目的。

正义、荣耀与他们无缘,他们只信奉古老的流传至今的死士准则。

分发刀剑,弓弩,整支队伍静寂无声。

董承穿上多年未穿的盔甲,戴上头盔,骑上战马,手中握着长枪,领着百来号死士缓缓向项战的府邸走去。

街上,不断有新的队伍加入这支队伍。

往来行人纷纷躲避进街边的店面,关上门,从门内的缝隙窥探街面上的冰冷大军。

有穿着城防守卫的士卒出现,迅速被死士射杀。

至于张辽,受陛下旨意,进宫面圣。

近一千多人齐聚张辽家宅的那条宽阔街面上,将来去的道路堵的严严实实。

张辽,在劫难逃。

皇宫中,一袭戎装做好准备的张辽踏进皇宫,身后数十护卫被挡在厚重的红色大门之外。

随着沉重的关门声响起,宫内转角闪出三十多名刀斧手。

惨叫声戛然而止,在皇宫上空转瞬即逝。

张辽的头,被丢出高墙,墙内有人大喊:“张辽谋逆,奉陛下旨意诛杀,其余人等,赦免无罪。”

宫外甲士大叫,“张将军死了,张将军死了,大家各自逃命去吧!”

一行人匆匆忙忙逃出皇宫,如同出笼的麻雀,四散逃去,边逃边喊,惹来不少异样的目光。

宫里很快传来消息,张辽伏诛,项战在洛阳唯一可以倚重的武将身死,剩下那些小鱼小虾,在没了领头狼之后,便会树倒猢狲散,没有任何威胁。

项战身死的消息,如同池塘中丢入小石子,荡起一圈圈的涟漪,洛阳城中一时间混乱不堪。

忠于大汉的,骑着墙两头倒的,都意识到项战大势已去。

在暗自嘲弄项战战略失误的同时,尽可能剿灭效忠于项战的家族势力。

董承等人志得意满,命人将项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项战倒行逆施,欺侮君王,诛杀重臣,穷兵黩武,罪该万死。今日,我等奉皇命诛杀逆贼,项府之中,一个人都不许放过。”

董承当着无数人的面,自衣带诏中取出少帝血书,大声诵读,泪流满面。

其后,他大声下达命令:“杀~”

十多个家族的死士,齐刷刷向项战府门涌了过去。

董承身边,十多人骑着马,身板挺得笔直,神情傲然,透着一种报仇雪恨的情绪。

“卫将军,诛杀项战,将军当为首功。日后,还请将军多多提携。”

“众位都是为国家出力的忠臣,本将军会如实禀报陛下,想来陛下必定不吝封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97章 洛阳大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97章 洛阳大乱并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