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我们团结起来,打倒项战

作品: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作者:不要虚盘他|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12:28:58|字数:4056字

许多臣子早已明白,大将军提出鲜卑乌桓等民族的意思。

只不过,他们心里虽然不同意,但不敢当着项战的面,说不同意。

朝臣中不少人,都是项战的人。

只要稍微对项战露出一丝不满,那些人会立刻大书特书,疯狂抨击。

在太傅杨彪回乡养老之后,朝廷上只有黄婉配得上德高望重。

他一开口,不少忠心大汉的臣子纷纷开口。

“大将军,黄太傅说的对,大汉再也经不起战乱了。”

“穷兵黩武,只会闹得天下皆反。”

项战叹口气,似乎被他们说动了。

“既然如此,此事,我们随后再议。”

黄婉悄悄松了口气。

出于对百姓的考虑,战争的确只能带来灾难。

项战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挥手散朝。

夜里,第一次与项战正面对抗的少帝拥趸们,在黄太傅家里聚集。

庆贺,让大奸贼第一次吃瘪。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项贼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是啊~你们看他今天的脸色,光是想想,我就觉得当浮一大白。”

“多亏黄太傅出声,否则天下百姓,又要遭殃了。”

众人恭敬向黄婉施礼。

此时的朝堂,黄婉是能够与项战对抗的唯一领袖。

黄婉自己又何尝不知...

这些人借大义推自己出来,只不过让自己做出头鸟。

万一项战发怒,不讲道德的杀戮,就跟那董贼一般,自己便是他们的替罪羊。

朝堂中,另一位三公,司徒蔡邕,是项战的岳丈。

亲近项战的人,对蔡邕相当推崇。

双方是水火不相容。

待黄婉说自己年迈,太过困乏,众臣才告辞离去。

黄婉坐在主座,望着下方狼藉的案桌,空荡荡的大堂中灯光昏暗。

一阵冷风吹来,细小的油灯火苗摇曳不停,几乎熄灭。

“如今的大汉,可不就跟眼前的火苗一般,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黄婉莫名的心累。

一生致力于大汉复兴的他,面对的都是一个又一个野心家。

就是方才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大汉忠臣的朝臣们,又有几人是真心为大汉考虑,为陛下考虑?

不过是站错队,又没机会转换阵营,还贼心不死的人罢了。

“太傅,司徒蔡大人来了!”

跟了黄婉一辈子的管家,来到堂下欠身说道。

没有几个人知道。

在外面,黄婉与蔡邕是两个对立的阵营。

下面的人,恨不得把对方的狗脑子打出来。

实际上呢,两位久负盛名的老人,私下关系很不错。

蔡邕以前,不过是个文人。

影响力不在庙堂,在民间。

可自从把女儿嫁给项战之后,蔡邕的地位一下子就抬了起来。

众所周知,项战孤身一人,背后没有家族。

所以,对蔡家的人极好。

聪明点的人,立刻看到了这一点。

通过亲近蔡邕的方式,希翼拜见项战。

随着项战成大将军,开府,蔡邕的地位水涨船高。

一次又一次的大胜,稳固了项战的地位。

同样,只要项战不倒,蔡邕的地位同样牢不可破。

即便蔡邕与项战息息相关,黄婉也知道,自小受到的教育,让蔡邕对大汉依然充满了情感。

利用这一点,将蔡邕拉拢到自己这一边,便是黄婉的计划。

搞得项战孤立无援、众叛亲离,到时,便可除掉项战。

可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知蔡邕时,蔡邕当即与黄婉割袍断义。

“吾女婿项战,平定天下叛乱,重用贤臣,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盗贼消弭。

乃五十多年未见之景象。

黄太傅,若有空,你可去并冀幽看看,或者出洛阳去走走,看看司隶州百姓的生活。

每天与些许小人,在阴暗角落中,蝇营狗苟,谋划害人。

我蔡邕,耻与尔等为伍。”

如今的蔡邕,可是全心扶持朝廷建学。

这可是,能够青史留名的盛事。

任何阻止他青史留名的人,都是蔡邕的敌人。

蔡邕怒斥一通之后,拂袖而去,只留下黄婉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大口大口的喘息。

回到家,见女儿蔡琰在客厅绣鞋,老头子愤怒的眼神立刻变得温柔。

老女儿奴了。

“女儿,你怎么来了?”

蔡邕乐呵呵的走过去,在一旁坐下。

项战不喜跪坐那一套,膝盖受不了。

便命人打造椅子桌子,如同后世那般,坐上去,顿觉舒服多了。

一时间,风靡洛阳。

“女儿多日未见父亲,心中想念,特意来看望父亲的。”

蔡琰站起身,扭着小腰来到蔡邕身后,双手按在肩上,帮父亲按摩。

“父亲方才进屋时满脸怒容,不知是谁惹父亲生气,我回去告诉夫君,让他好看。”

告诉你夫君还了得?

那还不得满门抄斩?

“只是在思索,如何在大汉境内,所有的地方,将学堂建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157章 我们团结起来,打倒项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157章 我们团结起来,打倒项战并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