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肖大妮

作品:烟村人家|作者:淮上人家|分类:古言|更新:2024-05-12 15:24:45|字数:4964字

“这做藕粉也不难,无非就是磨浆,洗浆,漂浆,沥烤。”春娘也不藏私,把自己以前做藕粉的方法一点一点的讲给王翠花听。

“听了倒是麻烦,我还以为和麦子一样,直接上磨上磨呢,不过也是,这藕和麦子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嘛.....要是这么简单,大家早就弄成粮食了.....”

“是啊,农家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在田地里忙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你有时间研究这些吃的东西.....哎呀,也就是以前在大户人家厨房干活,触类旁通,略微知道一些.....”

“可不嘛.....我们这些人啊,一天到晚为了填饱肚子就已经精疲力尽了,你说那些,藕粉啊什么的,我们这些人根本没有时间想他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我就简单的给嫂子说说,这磨浆嘛,就是将鲜藕洗净,除去藕节,置于石臼中捣碎,再加清水用石磨磨成藕浆。

磨完浆以后就要洗浆,洗浆就是将藕浆盛在布袋中,袋下放一个缸或盆,用清水往布袋里冲洗,边冲边搅动袋中藕渣,直到滤出清水时为止。

之后就是漂浆了,也就是把冲洗出的藕浆用水漂1至2天,每天搅动一次。待澄清后,去掉浮在水面上的细藕渣,并除去底层的泥沙,然后把中间的粉浆放在另一容器内,用清水调稀再沉淀。如此反复1至2次,至藕粉呈白色为止。

最后一步就是要沥烤,将经过漂洗、沉淀后的藕粉用一清洁布袋盛好,再用绳吊起,约半天就可沥干,也可将干净的装草木灰的布袋放入其中把水吸干。。

水分沥干后,将藕粉取出,掰成七两左右的粉团,晾晒1小时左右,然后用刀将粉团削成薄片;继续烤干或晒干即成藕粉。一般出粉率在一层左右。”

春娘讲的头头是道的,王翠花听得眼花缭乱的。

“春娘,你说的这么多,也确实详细,但是说真的,我还真的没听懂.....看来这藕粉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王翠花是有些气馁,这到手边的,赚钱的方法自己都学不会.....

“不会啊,嫂子,喏,你看那边是昨天大川和大山弄来的莲藕,明后天我就打算做藕粉,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过来看看....”

春娘发出邀请。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到底是到眼前的赚钱方法,王翠花想着家里的几个孩子,到底还是欣然接受了。

“嗯,其实做藕粉,取藕以新鲜的老藕为宜,藕浆磨得越细越好,因为磨得越细出粉率越高。藕粉的制作仅以成熟莲藕为原料,经过严苛的选藕、研磨、沉降、锤炼、刀削等传统工艺加工制成,这样做出来的藕粉,就算是拿到山外去卖,都是有人图个新鲜,要买来吃的.....”

“是嘛....”

“嗯,我以前上街的时候有听到人卖藕粉的.....不过那个时候兜里没钱,我呀,也就没,上前问过.....现在想来还是有些遗憾呢,不过现在好了,这是大山里,就是好,这要是在山外买莲藕的话,也不便宜....就是可惜了,如果在中秋节前,倒是可以运一批藕下山,可以卖上一笔钱.....”

“春娘,听你这么一说,十分的有道理呢!”听到赚钱的法子,王翠花激动的很。

“再有道理也没用呀,咱们这下趟山要走上大半天的时间,一来一回的,费人,也不知道啊,上一次我跟大山下山,回来以后我整整歇了两三天呢.....”春娘到现在还有些心有余悸。

这也是为什么春娘不打算去林舅舅家的原因。

“哎,可不嘛,你说我家还在更里的山村.....你说我活了30来岁,一共也就去镇上两次......这还是走惯山路的人,你呀,从小没在山里呆过,冷不丁的爬上爬下的,肯定不习惯......”

“是呢....”两个人坐在房前,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门前,巧儿和王翠花家的三个孩子,玩的正开心,偶尔伴随着一两声狗叫,整个一个岁月静好。

至于肖大娘和肖大山他们嘛,说要去村里长辈家聊天.....那种场合春娘不喜欢,所以也就没去....本来打算一个人在家,看看天上的云,看看脚下的林,不要太自在.....

大概是有王翠花搭伴着聊天,春娘自然是更加的逍遥自在....

“真的,就那山沟里长的那菱角也能吃?”

“那是当然,其实山里很多东西都是能吃的,这还能做好储存.....当然,也不是每一种味道都很好....”

“那春娘,你和我说说那菱角怎么吃?”挖莲藕可能还麻烦一些,但是采菱角,那可不费力.....

“可就太多啦,最简单的就是水煮菱角,可以保留菱角的原始风味。将菱角在清水中浸泡后清洗,然后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覆盖菱角,并加入葱段、姜片,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加入其他调料如花椒、八角、香叶等。煮沸后继续煮一刻钟就可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烟村人家》,方便以后阅读烟村人家第94章 肖大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烟村人家第94章 肖大妮并对烟村人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