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战前计划

作品: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作者:玖九八一一|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23:07:18|字数:4652字

沈州城。

藤野平拓看着手中的情报信息,明军抵达新民城后,原地防守,未跨过辽河,应该是兵力不足。

这给他一点缓冲的时间,因为沈州府这边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远东军不到五十万人,十个师团用于进攻明军,战线沿通辽至双城卫,作战区域广阔。

原本,三十五师团和三十六师团是在辽东地区维稳的,编入南征军后被明军打残。

如今,沈州满编的师团只有三十四师团。

算上从锦州退回来的兵力,整个沈州不到十万人。

这样的兵力,藤野平拓无法主动进攻明军。

这两天,接到各地进攻部队的汇报,大明东北军部队好像消失了,追击部队寻到的部分线索,是明军往西北蒙原方向撤退了。

这让藤野平拓不太相信。

大明东北军坚持了一年多,不可能轻易撤退,何况,现在明军要主动进攻大东北的情况下。

藤野平拓判断,大明东北军绕道向南撤退,补充武器装备和物资。

以明军在锦州战役中的火力表现,大明东北军获得了这样的武器装备,战斗力会变得更强。

到时,他面对的明军会很难对付。

藤野平拓连续发布调令,调五个师团和一个重炮旅团回来,能压制明军的火炮数量,然后击溃明军。

在藤野平拓眼里,明军再强大,也不是他的对手。

至于锦州战败,是藤田圭介无能罢了。

沈州府某个角落,藤田圭介打了一个喷嚏,耳朵热起来。

新民城。

朱悟?没有闲着,派出数支侦察队进入沈州城附近,监视沈州城倭军的举动。

朱悟?没有主动进攻,是要在沈州一带和倭军决战。

倭军在大东北和高丽帝国有六七十万人,要一一进攻的话,需要更多的兵力和时间,不如将倭军吸引过来。

为了不刺激倭军,朱悟?不会向沈州南部和东部的地区进攻。

而这段时间,朱悟?一方面让曹行彰和林鸿程加快队伍建设和训练,一方面让京师加大物资的派送力度。

这一场大战,朱悟?不想出现后勤问题。

随后的几天,朱悟?接到侦察小队努力搞到的情报,倭军的援军陆续抵达,前前后后来了五个师团,还有重炮部队。

又过了两天,倭军再无部队到来。

既然这样,那决战就此开始。

朱悟?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议开始前,朱悟?让军部参谋把情况说一遍。

参谋走到地图前,打开文件。

“各位,这十天里,倭军的主力基本到达,在沈州府战线,倭军集中了十个师团,一个重炮旅团,十个师团中,有四个是锦州溃败的残军。”

“预估了一下,倭军在沈州的兵力约二十五万人。”

“倭军的重炮旅团携带了四十八门重炮,这是倭国三支重炮部队之一,装备的150毫米重炮是海军舰炮演变而来的。”

“世界各国,对于大口径的火炮产量不大,因为过于笨重。”

“倭奴自己改进了重炮的重量,但即便如此,装备不多。”

“除此之前,旅大府至沈州一带,有倭军两个师团,保护其补给线。”

参谋说完倭军情况,停顿十几秒,见无人提问,才继续说。

“我军有八个师,第一师和第二师招募了新兵,勉强满编;东北军六个师在陆陆续续有士兵军官抵达后,人数十万余人,所以,我军作战总兵力约十八万人。”

“人数上,我军处于劣势。”

“火炮上,我军火炮很多,但除了一师和二师外,东北军六个师的炮兵旅不满编,经一师炮兵旅旅长郑关西和二师炮兵旅旅长卢提侠训练,勉强组建了一个炮兵团。”

“这一次,倭军有大口径重炮,我们在火力方面,可能会失去部分优势。”

“我军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重机枪。”

参谋说完,合上文件本,站到地图的角落。

朱悟?敲了一下桌子,让众人回过神来。

“情况就是这样,东北军的各位师长不要担忧,这一仗我们必然获胜。”

朱悟?先给东北军各师军官吃一颗定心丸。

不过,朱悟?猜错了。

旁边的曹行彰开口说道,“殿下,我们不担心,没有武器也和倭军打了一年多,有这样的武器,我一定要让倭军试试东北军的真实实力。”

“大将军说得对,我们不怕。”

六个师长纷纷发言表态。

朱悟?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不怕是好事。

“那好,我们就开始布置作战任务。”

朱悟?让参谋继续讲。

参谋这一次拿起了地图棍。

“第一师和第二师为主力,进攻依托蒲河防守的平虏堡、大石桥、沙岭堡,从正面撕破倭军防线。”

“东北军十三师、十四师、十五师五万余人,由曹大将军统率,携带足够的武器弹药和物资,沿辽河南下,经章义渡过浑河,袭击十里河和奉集两镇,切断倭军旅大和高丽方向的官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方便以后阅读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46章 战前计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46章 战前计划并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