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政务安排

作品: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作者:玖九八一一|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23:07:38|字数:5018字

朱悟?在圣旨下达后,嘱咐朱易彬注意联军的动向,就返回沈州。

他要在沈州迎接各地到来的有志之士。

朱悟?这一趟很值得,至少,天圣帝的态度他看到了。

当天,他和天圣帝商量了关于东北总督府的架构,皇帝同意他可以做一些改变。

大明帝国后期,人口增加,行省再分,撤销总督,再次军政分离,各省的最高行政官员由布政使变为巡抚使,最高司法官员是按察使。

这两者之下,设参政、参议等办事官员。

对于巡抚和按察使,朱悟?不打算改名。

大明的特色要保持。

朱悟?在三省之上,设立东北总督府,统辖政务。

下设各部,协助朱悟?分管政务。

各省按照总督府的架构,设立管理部门;如此的话,省府县三级需要的官员会大大增加。

选拔三省官员后,第一步是疏通政务,建立有效的行政;至于改革,需要等战后。

军事方面。

东北军六个师扩充兵员,保证每个师满编。

第一军扩编为七个步兵师,分别是第一师、第二师、十二师、十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二十二师,六个旅长直线晋升。

云伯当和徐坚升任副军长,共同处理日常军务。

朱悟?需要增设监军一职,但目前,他没有合适的人员。

除七个步兵师外,朱悟?还组建一个炮兵师,未来装备重炮,郑关西、卢提侠晋升为正副师长。

武器方面,随着辽河、浑河畅通,朱悟?在沈州城南浑河边上建设一座仓库,专门用来储备武器,为此,朱悟?从津门府将王学林调过来。

情报方面,朱悟?决定自己建一个情报机构,朱易彬的动作太慢。

东北新复,钱粮是朝廷支持的,朱悟?无法挪出太多的费用,不过,情报机构的框架要搭起来。

朱悟?将这个重任交给机灵鬼高辅,武力值又强,是十侍卫之一,忠诚度和可信度高,在屡次战斗中表现亮眼。

理顺各事项,花了好几天。

这期间,旅大、高丽、松江的倭军未主动进攻,安静得有些诡异。

朱悟?先不理会,两军新扩,兵员不足、新兵多,战斗力下降厉害。

十月初,北上的各路人才陆陆续续抵达,安排的每处居住点饱满,涌来几万人,让沈州城一时间热闹起来。

朱悟?安排了一场大考,大考的目的很简单,辨别各类人才的特点。

题目涉及政务、司法、商业、农业、教育、工程水利等等方面,按自己擅长或想做的方向写。

这场考试,和‘易州整军’一样,在大明复兴史中留下浓厚的一页,当然,这是后话了。

几万人考试,光靠朱悟能是不行的。

朱悟?组织一百名阅卷人,匿名评卷,标记评分。

朱悟?知道这样并不公平,实在没办法,先用人,未来在慢慢改善。

等新的教育制度确立,就不再需要这样的方式。

朱悟?和阅卷人忙得昏天暗地,奋斗十个昼夜,终于将五万多人的分数评出来。

政务上,朱悟?取前十名的试卷,其中一人的答案令他眼前一亮。

总结他的观点,那就是学习列强,因地制宜,顾及民生。

学习列强大部分人都会写,因地制宜这几个字,却少有人提。

朱悟?撕掉姓名,此人叫虞万青,曾在苏扬省任职知府,和洋人打过交道,后因制定一些政策,波及巡抚和朝廷中人的利益,遭到打压,愤然辞官。

朱悟?需要有人帮助自己处理日常事务,虞万青的履历在十个人中算是最好的,有从政经验,这点很重要。

于是,朱悟?任命虞万青为政务部协办,处理日常政务;政务部设内政司、财政司、吏务司、外务司、税务司、商业司、文教司、工业司、农业司、宣传司等部门。

司法部协办由丁有益担任,监察部协办由魏卓担任。

三部各司主官和副职,按照各类型题目的评分依次安排。

这次来沈州的人,基本上都安排了职务。

朱悟?破例,让他们狂欢三天,整个沈州城陷入疯狂。

狂欢后,朱悟?召开第一次总督会议,宣布了自己的第一步计划,总督府各部、各省官员,先接管事务,稳定地方。

会议开完,外地任职的官员陆陆续续离去。

东北的政务慢慢运转起来。

东北总督府不拘一格的任官制度,传到内地,不少人懊悔。

朱悟?刚安排好政务的事情,京师传来消息,十五万联军在苏扬省登陆,攻下了金陵城。

朱悟?找来曹行彰、云伯当、徐坚三人一起商量。

“你们怎么看?”

云伯当脑袋转得快,先发言,“殿下,我想,联军是担心登陆津门府,会遭到重创。”

过去不久的京师之战,证明大明的军队的战斗力。

联军十五万人,登陆津门府那是送俘虏。

朱悟?觉得云伯当说得对,洋人若有必胜的把握,一定会直接登陆津门,进攻京师,解救宣化北面的联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方便以后阅读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59章 政务安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59章 政务安排并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