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高丽战役(二)

作品: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作者:玖九八一一|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23:08:20|字数:4982字

平禳城。

藤野平拓命令古川辉收拢部队,以宁边为中心,沿清川江构筑防线。

藤野给古川辉增加三个师团,又将第四军调往大同江上游的大兴地区,防止从江界南下的明军穿插到清川江的背后。同时,第四军可以策应防守咸兴的第三军。至于江界的第二军,藤野不作幻想,兵力分散,无法集中使用。

做好部署,他再次给国内发电报,要求增兵。

这四天,倭军一共损失超过十万人,兵力严重不足。他的四个军全部摆在前线,平禳以南无一兵一卒,一旦四个军溃败,明军入无人之境。

一夜过后。

明军发现倭军向南撤退,不紧不慢向南追击,追到清川江才发现倭军的踪影。倭军提前凿开冰面,让明军无法第一时间发起进攻。

清川江宽三百多米,水深一米五左右,想踏水过江,是有可能,只是风险太大。

朱悟?下令第一军休整一日,等待火炮部队和工兵部队的材料到来。

东线,第二军三个师发起江界州战役。

倭国第二军军长见明军势大,主力连夜南移,留下一个旅团留守江界城,拖延明军进军速度。

战斗打响后,这个旅团象征性抵抗半小时,丢下火炮和物资逃跑。

气得范纯阳口吐国粹。

不过,倭军极力避战,对第二军来说是好事,他们的目标是咸兴城。

范纯阳命令第四师和第五师直接向咸兴进军,第三师负责垫后,沿途留守后勤线。

第二军正面的倭军战斗力一般,第三师的战斗力足以应付两到三倍的倭军。

江界西南方向的古仁镇,藤田圭介得知明军并未追击,渡过图鲁河才停下来。他本就郁郁不得志,藤野给他机会,统领远东军第二军,本想有些作为,奈何第二军的防线太长,兵力不集中。

在明军发起渡江战役后,那强大火炮和重机枪,打破他抵抗的决心,此时的明军,比锦州之时更强大。

藤田圭介又得知义州防线溃败,他更不敢主动进攻。

他的小心,方便了明军。

三月三日,南线。

明军向倭军宁边城防线发起炮击。

重炮旅实行犁地式打击,每一轮炮弹之间的落点位置间隔不大。上千门75毫米火炮,以射程和射速优势扩大范围。北岸架起的重机枪,不断朝倭军前沿阵地扫射,中不中没关系,震慑住。

炮声隆隆,大地震动,清川江的冰块都在跳舞。

借助掩护,工兵部队数千人跳入江中,架设浮桥。

士兵们猛然间踏破冰冻的江面,蹚进了寒流刺骨的江水,全身立即像被针扎了一样变得麻木。不少士兵被碎冰暗礁划破了裤腿,水淹没了胸部。但是,士兵们咬牙坚持,他们知道,身后的十几万大军等着他们。

随着特制的木船一条条丢入江中,浮桥的搭建工作正式开始,水中的士兵固定和移动木船,岸边的士兵沿铺设木板。

平时训练有素,此时有条不紊。

为了保护工兵部队,朱悟?命令重机枪部队和部分火炮,就盯着南岸的前沿阵地,倭军要是抬头射击或炮击,直接定位摧毁。

倭军一次次试图阻止,一次次失败。

古川辉急得团团转,调集一百多门火炮炮击江面,然而,倭军的75毫米普斯国行营炮在开炮后,就遭到明军火炮的锁定,几百门火炮朝着大致的方位盲射。

明军的炮手观察能力很强,这一点毋庸置疑。反观倭军,就算测算出来明军的炮兵阵地,射程不够。

不过,再强的反击能力,挡不住倭军的先发优势。倭军两轮射击,不少士兵牺牲,倒入江中。朱悟?马上安排救援部队,又下令步兵跳入江中帮忙。

惊险的一个小时,二十座浮桥搭建完毕。

“进攻!”

各团团长带头过浮桥。

“冲啊!”

霎时间,如长蛇一般的明军涌向清川江南岸。

“八嘎,给我起来射击。”

看到明军渡江,倭军的前线指挥官试图挣扎一下,他的军刀抽站起来后,被一枚炮弹直接带走。

二十座浮桥,宽度一千多米。明军抵达南岸后,迅速扩大进攻区域。

朱悟?就没想过全线进攻,他只需要拿下宁边州,倭军的防线自会崩溃。

云伯当和徐坚直接去前线,渡江后,云伯当指挥左翼的十九师和二十师,向东进攻,扩大占领区。徐坚指挥第一师、第二师、第十二师主攻宁边城。

宁边城防线离北岸两三公里,重炮部队全程提供支持。

朱悟?带领二十一师和二十二师及炮兵后勤部队在后,作为预备队。

为此,马啸天一直在朱悟?面前絮絮叨叨请战,待在后方太无趣。

朱悟?不理睬,这家伙,就喜欢打仗。

宁边城上,古川辉接到通报,平禳派的援军抵达了。

古川辉咆哮道,“这帮蠢货,明明十二个小时就能抵达,70公里的路程,需要花一天半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方便以后阅读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81章 高丽战役(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81章 高丽战役(二)并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