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暗室倩影

作品:鸦渡西风|作者:北斗瑶光|分类:古言|更新:2024-05-13 12:49:14|字数:4408字

见徐盛婴磨磨唧唧,似是胆怯,季如光也不恼,伸手拍了拍徐盛婴的肩膀。

“你们徐家,数代镇守飘沙,英雄辈出,徐世子继承王爷衣钵,想必也是极其骁勇之人,不过人食五谷杂粮,心头有惧怕也无可厚非,徐世子若是不敢,从这里出去,雷校尉的马车守在外面,你去寻他,也无不妥。”

季如光说完,扭头便走了。

徐盛婴在身后,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用了。

西北王徐守成,不在乎家世不在乎文采,最在乎的就是儿子的精气神,胡闹可以,怂不可以。

可今天他要从这儿走出去,被那个大嗓门的雷敬嚷嚷出去……

算了算了,凑合过吧。

于是徐盛婴又偷偷在舌下多含了一块玉,将弓箭解下,守在窗棂处。

往洞内走时,符寿安忽然想起,季如光收集的飘沙文书中曾经记载的一种火——业火。

飘沙人相信,每个人生来便带着无始无终的业力,有善业,有恶业。无论现实中多么乐善好施之人,也无法避免在“过去世”行过恶事。

这些恶业积蓄在一起,如影随形,永远缠缚,便会形成业火,是亡灵前往阴间的罪案录,可一旦在生前引动,便会由内而外,烧尽人的身躯,对周遭环境反而毫无影响。

虽然飘沙文书里记载了法诀,可符寿安既然看不到人的业火,更别说点燃了。

季如光在她耳边轻言:“人的业火不会被无端引动。”

符寿安也小声回复他:“按文书所载,只有玉壁神庙中的神官才能做到。”

这座寺院的废墟下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又与她本人、明女、玉壁、飘沙一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她读过很多史书,发现很多朝代都亡于皇室成员的颟顸、自私与自负。按理说作为公主,幼时养于深宫,长大后或和亲,或择一重臣子弟嫁了,便是天经地义,何必去想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哪怕像宁安公主痴爱乐舞,总也是好的、不会错的。

可符寿安却以为,举天下人之力而供奉皇家,皇家若不将天下人安危奉为圭臬,必是取祸之道。她作为公主,心底的责任与热忱从未消散。

哪怕父皇正是利用了这种热忱,剪除了很多无辜的人。

不断出现的飘沙遗迹,与寿安观相似的神像……使她愈发觉得,即便没有与季如光的赌约,也一定要弄清这一切。

因为她是皇朝的公主,她也要为天下人承担起责任,不能任由妖孽祸乱人间。

当符寿安穿越地道,藏在一只巨大的木桶后面,借着微光窥视妖人的秘密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那大概是她此生见到最为恐怖的场景。

一间不小于季府客厅的暗室内,僵立着十多位豆蔻女子,她们容颜光鲜,却了无一丝生气;身姿曼妙,永远停在死亡刹那。

她们有的还穿着婢女的衣服,想来是新进由大户人家送来的“药酬”;

有的却未着寸缕,有人将她们的衣衫尽皆剥去,稚嫩的肌肤永远不再感知寒冷;

有的换装完毕,被随意装扮成仙女、宫女、异族舞女……

这可都曾经是活生生的人。

符寿安想起破庙院落中那些棺材中的女子,她们又是谁呢?

她环顾前后,见莫空就蹲在自己侧后方,打了个无妨的手势。

季如光则已找到一处绝佳位置,正在用手弩瞄准嘤啼童子和他身边另一个妖人。

那是一个出奇高,出奇瘦,白发曳地,身披长袍之人,脸上戴着一副老生脸谱。

飘沙文书中曾经记载了一种怪东西,名唤千线叟,本体只有一个头颅,躯干四肢都是由长发聚绕而成的,恐怕就是此物。

他似乎对嘤啼童子颇为轻蔑,后者就在那里杵着,不敢有半点多余动作。

他面前有个石砌的案子,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物品,在昏黄烛光中分外白皙。

符寿安定睛一看,那居然是被大卸八块的少女躯体……

她立时就想干呕,只好强忍着。

那少女的双眸空洞地望着洞穴上空,任由妖人在自己离散的身体上肆虐。

千线叟不知念动了什么,他的长发攒动,悬浮空中,竟似万千触手,拈起一把薄薄的小刀、一副细细的锯,还有一根光斑闪烁的长针。

刀锯在少女身躯上轻轻划过,极其精准,她的头颅、四肢、胸腹便被打开,里面脏腑早已消失不见,内外皆已变作油蜡一般。

妖人又把自己的长发剪下,细细镶嵌于少女周身各处,自脚底穿入,最后从头顶穿出,正如灯芯一般。

他再遣一缕长发取过火烛,在少女肌肤切口处细细熏烤,原本断开的肢体便重新融合、连接到了一起,而人如同睡着了一般。

千线叟似乎对自己的作品颇为满意,脸谱上露出笑容来,索性将束带解开,让所有发丝萦绕少女,一边轻轻炙烤,一边细细调整她的姿容举止。

不多时,一位端坐的“新嫁娘”便被做好了。千线叟为她披上礼服,又将穿出少女头颅的白色发丝点燃,暗室为之一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鸦渡西风》,方便以后阅读鸦渡西风第22章 暗室倩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鸦渡西风第22章 暗室倩影并对鸦渡西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