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偷梁换柱

作品:测字有道|作者:郑伯安|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8 06:52:24|字数:4306字

我听到这里

打断了张国强的讲述。

我说:“我爹他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瓷器爱好者,他说的话你也能全信?

张国强望着我,表情面带疑惑地回答我:

“话也不能这么说,叔叔虽然业余学鉴定,知识可不业余,叔叔说的这一些专业观点,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上一次我去古玩城,买了一个瓷制的鼻烟壶。

找叔叔鉴定,他说是乾隆时期的鼻烟壶,那一个鼻烟壶我后来又转手卖给其他藏家,就挣了六千大元呢。

所以说,叔叔在我心目中就是研究瓷器的专家。”

我听他说话跑题了,就不耐烦地问道:“那你说的这次鉴定晋朝瓷器的事情,还有什么后续吗?”

张国强听到这里,突然变得神情紧张起来。

“唉,这次都是怪我太贪心了!

叔叔鉴定完成之后,我还有点不放心。

我就跟叔叔说,让他装作是我的朋友,跟我一起到现场去看一看。

我说:“你这招高啊,因为我爹的造型一看就像老农民的形象。

你的朋友们,也不会把他和研究瓷器的专家联系起来。”

“你真聪明,向东,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我的意思,当时让叔叔只是去看看,鉴定一下,然后也不现场说话表态。

我那天下午和朋友约定好时间,就和叔叔一起到他的收藏店里参观。

朋友还当时给我介绍他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收来的,还给我讲了讲专业的瓷器鉴赏知识。

我还专门留出时间,让叔叔上前去观摩看了看。

叔叔想上手摸的时候,我的朋友还委婉提示不让上手摸。

我当时还问了我的朋友:“像这件藏品想多少钱出售?

朋友说:“像这样的东西,怎么着也得卖个百十万吧?”

我们在看完了那件瓷器之后,为了掩饰我们的目的,我们还看了其他里面收藏的,不同朝代的瓷器。

回来以后我请叔叔去吃饭,我们在包间里的时候,我还问了问叔叔这个东西保真吗?

叔叔告诉我:“这个东西。以他现场来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这件藏品上面所产生的光釉来看,不像是已经出土多年的东西。

倒有点像是最近半年才出土的,因为上面的包浆和釉色发色,还没有完全氧化变色。

其次,是像这件作品,根据历史上的拍卖场景来看,如果这件是真品,在拍卖市场上至少是五百万以上起步。

这个朋友所开出的开价,明显不符合在国际市场上拍卖的价格行情,说明他对这个晋朝瓷器,并不是特别懂行。

最后,从这个朋友说话的由头来看,这个东西并不是它有主要的所有者。

听话头,更像是其他人在这里代卖的。

所以说我们询问他出手的具体价格的时候,他说还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我说:“兄弟,你说话太绕了,说了半天,我倒还没有明白你说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那后来发展怎么样了呢?

“后来,后来我马上说到嘛,你别催我嘛。”张国强支支吾吾说道。

“我不是一听叔叔一说,想着这个事情能够捡漏,我就给我以前的一个房地产老总说了。

我这一个客户,叫杜余民,他之前是做房地产的,家底比较丰厚。

他也平时喜欢研究一些古玩,收集一些瓷器和青铜器。

我就想和我朋友一起商定给他介绍介绍,促成他们交易。

过了两天,我就拿了照片,又去找杜余民去了。

他第一眼就看上了这件瓷器。

他激动地说:“我收藏的有不少元青花,还有宋元时期的瓷器,现在就唯独还缺少晋瓷。”

他还问我:“什么时候能见见真实的实物。”

作为中间人,价格还没有谈拢之前,我肯定不能马上带他去引荐收藏的朋友啊。

但是杜余民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我就和收藏的朋友商议:“到时候能不能咱们一起带着藏品,登门拜访,但是你不要现场给他报价。”

收藏的朋友听了我的话,瞬间明白了我的含义,他就说:“放心吧老弟,道上规矩我懂,这件事情你做成之后,咱们五五分账。”

说完张国强顿了顿,又喝了一口茶。

我从旁边提起茶壶,给他添满。

我对他说道:“长话短说,那后来怎么样了?

你促成这种买卖不也是好事一桩吗?

张国强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叹了一口气:

“唉,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哦?

我有点疑惑。

“继续说下去,说说看。”我示意道。

张国强擦了擦头上的汗,继续说道:“我们约定了那一天下午,在杜余民的办公室见面。

我和朋友带着珍藏的宝贝,来到杜余民的办公室。

到了地方才知道,他还请了另外一个古瓷的鉴定专家。

当我们相互寒暄,走进内室以后,朋友从箱子里拿出来了那件瓷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测字有道》,方便以后阅读测字有道第152章 偷梁换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测字有道第152章 偷梁换柱并对测字有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