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商鞅?孔明?

作品:家父汉武帝!|作者:智者的土狗儿|分类:历史|更新:2025-01-22 21:35:44|字数:8022字

苏武、卫律、王贺三人向田千秋投去感动的目光,田千秋老成持重,平日里虽看着没做什么事,但其实默默付出很多,

最重要的是,身为大鸿胪寺的一把手,他肩负着责任,一旦出了事,陛下不会找老二苏武,更不会找什么卫律、王贺,只会责罚田千秋。

领导,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田千秋必须回护下属。

田千秋的回答让刘据满意,刘据手下俱是激进的臣子,像田千秋这般稳重又能独当一面的官员很稀有。

所以,刘据不再对苏武等人的事做文章,

“朕有事要交给你们做。”

田千秋不悲不喜,

“是,陛下。”

又在心中暗道,

唉,定是苦差事啊,真有好事哪里轮得到大鸿胪寺?

田千秋道行高,他早看出来了,大鸿胪寺的问题并非来自于某个人,而是来自于制度,

古代对外的行政机构一直缺失,清朝末年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外国列强就曾提出一个要求,要清朝专门开设负责对外事务的部门。

在此之前,古代专制王朝可没有这个,中华只当周围藩国是小弟,关系好就朝贡,关系不好就开战,策略简单粗暴,

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朝没办法只能成立个总理衙门,倍加讽刺的是,总理衙门的主要任务是跟进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大鸿胪寺的存在也很是尴尬。

中原农耕国家的特点,地不动人不动,这就注定对外的交往要消极些。

海贸一开,意味着大鸿胪寺要承担更多的对外事务。

只不过,被分散的太零碎了。

“大鸿胪寺度田去吧,不光是中原土地,开拓出去的土地也都要一一度量,此事能做吗?”

田千秋傻住。

他猜到是苦差事,却没想到这么苦!

“朕不需你现在回答,回去议一议吧。”

等到大鸿胪寺官员一窝告退后,窦富走上前问道,

“陛下,到了午膳的时候了。”

刘据揉了揉眉头,嗯了一声。饭还没吃到嘴里又想到还有件事没解决,从大舅那里听说,霍仲孺给霍光寻了门亲事,刘据本来想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霍光的优质基因也该遗传下来,而且娶了妻后,就不是男孩而是男人了,按理说,娶妻怎么都是好事,

但听到女方的名字,刘据懵了。

霍显。

刘据对历史的了解是业余之上,专业未满,相比于脍炙人口的武则天、吕雉等女英杰,还能多说出个窦漪房,个顶个都是上位者,霍显什么都不是,却也能被刘据记得,

又蠢又坏。

“朕想吃些粥。”

“是。”

窦富没多问,出宫找食官要了菊花莲子粥,刘据想喝粥,就是喉咙有些上火,窦富知君意,特意要了祛火清凉的午膳。

今日卫青和刘据说此事时,意外的是,卫子夫没有任何表达,

现在摆在刘据的面前只有两个选择,

明知道霍显足以毁掉霍家,听之任之,为以后霍家做大,留下致命一击。

另一个选择,

把这门婚事叫停。

但,恐怕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机会了,

给霍家埋下钉子的机会。

两个选择的区别在于,

霍光对刘据而言是谁,

是商鞅?

亦或是诸葛亮?

.........

“董生言:富者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度田只是一,之后定会有二,有三。

我们办此事需步步小心,一个不慎,便有倾覆之威啊。”

回到大鸿胪寺,田千秋把苏武等人拢到一起。

在场的官员俱是人杰,如何不知度田意味着什么。

闻言,苏武面露愧色,

“田鸿胪,都怪我一时冲动。”

田千秋开口道,

“大鸿胪寺不是你一人的,更不是我一人的,错不在你,就算有错也皆是因我。

说这些都已无益,为今之计,是要如何将此事为陛下办好。”

尽管刘据让大鸿胪寺回去自行讨论,但在田千秋的认知里,就没有不做的选择,重要的是如何做好。”

众人大眼瞪小眼,王贺最先开口,

“田鸿胪,若此事真定下,可从外向内度。”

“以外向内?”田千秋眼睛一亮,“有点意思,继续说说。”

“是。”被田千秋肯定后,王贺也自信许多,“以长安至洛阳一线为内心腹,向外扩便是在阴山一脉,阴山一脉耕地少、权贵弱,我们自此地开始度田,必受阻最小,借此机,也可熟悉此事。

徐图渐进,等到度田到长安洛阳一线,天下耕田已度八成,大势所趋,周遭权贵如何能不度?”

话音落下,卫律忍不住赞道,

“妙极!”

苏武也是脸上鲜少的露出笑意,“以外向内,由易及难,确实是精彩。”

王贺所言,直指问题核心,

京城周围权贵太多没办法度田,好,那我先去边疆度田,事不到自己头上是不可能着急的,等到大汉最厉害的权贵反应过来,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家父汉武帝!》,方便以后阅读家父汉武帝!第14章 商鞅?孔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汉武帝!第14章 商鞅?孔明?并对家父汉武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