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英、赵芳和赵平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对于家中从没有人做过手术的她们来说,等待的每一分钟都是那样的漫长,那样的让人倍感煎熬。
赵平神情焦虑地在走廊上来回走着,赵芳走到她跟前悄悄说道:“赵平,你坐下来歇会,你这样不停地来回走着,会让妈的心里更加不安的。”
赵平这才反应过来,赶快在江英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一个多小时后,手术室的门缓缓打开了,刘建民和林主任走了出来,江英她们立马起身迎了上去。
林主任对守侯在门外的江英和赵芳、赵平说:“现在有个情况需要征求你们家属的意见。”
赵芳忙说:“林主任,有什么您就直说。”
林主任说道:“病人的腹腔已经打开了,他的结肠回盲部有个比鸡蛋稍小的包块,质地很硬,你们家属商量下,看需不需要把它切除了。”
赵芳问:“林主任,您说的硬物会是什么东西?”
“这个不好说,可能是个息肉,也可能是个肿瘤。”林主任说。
赵芳又问:“林主任,什么是息肉?什么是肿瘤?”
由于那时信息不发达,而且赵芳她们又不具备医学知识,所以她们想要把问题问清楚才能做出决定。
刘建民对林主任说:“主任,我来跟她们说吧。”
林主任说:“好吧,你们赶快商量好,里面还等着手术呢。”说完就转身进去了。
刘建民言简意赅地跟江英和赵芳、赵平解释了什么是息肉,什么是肿瘤,以及它们的区别,并把赵家福即将面临的手术选择的利弊也一并说了。
这下可难住了江英母女,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江英开了口:“建民,我看能不切就不要切了,毕竟切一段肠子又是一个手术,你爸又要多受些罪。”
刘建民又看向赵芳、赵平,她们也觉得江英的话有道理,都不希望赵家福再多受罪,也都顺从地点了点头。
刘建民就进去了。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年轻的护士来到手术室门口,她冲着赵芳笑了笑说道:“嫂子,刘医生让我转告你,病人已做了肠扭转复位术,手术很成功,让你们放心,现在正在缝合,还要一会,他说让你们先回家去休息,病人出来后他会守着的。”
赵芳对护士说:“谢谢你。”
护士笑着说:“不客气,我里面还有事,我就进去了。”说罢转身进去了。
赵芳对江英说:“妈,爸还有一会才会出来,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您就跟我先回去吧,爸出来后送到病房,刘建民会照顾的。”
无论赵芳和赵平怎么劝,江英都不肯走,她们拗不过她,只好陪着她一起等。
半个多小时后,手术室的大门打开了,刘建民和护士推着躺在急救床上的赵家福出来了。
江英、赵芳和赵平立刻围了上去,赵家福安静地睡着。
江英从没有见过手术后的病人,她问刘建民:“建民,你爸爸这是怎么了?”
刘建民说:“妈,爸爸刚才醒了,现在因为麻醉的缘故又睡着了,您放心吧,现在已经没什么大碍了,等麻醉过了就会清醒的。”
他们把赵家福送到病房安顿好后,刘建民对赵芳说:“你带着妈和赵平回去睡,这里有我守着,你们明天早晨再过来。”
第二天一大早,当江英等人来到病房时,赵家福已经清醒了。
江英看着身上插满管子的赵家福,她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赵家福笑着安慰江英道:“别担心,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赵家福又对赵芳和赵平说:“你们快去上班吧,别迟到了,这里有你妈就行了,赵芳,记得到单位给你妈公司打个电话,帮她请个假。”
赵芳说:“好的,爸,您好好休息,我去单位跟领导请个假就回来。”
晚上,赵家福又出现腹痛、腹胀的症状,经过会诊后,医生决定切除回盲部包块。
第二天,细心的刘建民把切下的包块托人带到省肿瘤医院去做组织活检。
几天后,刘建民坐在厨房里摘着菜,赵芳下班回到家里,看见刘建民正把摘好的芹菜杆扔到垃圾桶里。
赵芳说:“刘建民,你干嘛呢?菜都扔到垃圾桶里去了。”
赵芳的话惊醒了刘建民,他意识到自己刚才走神了。
赵芳伸手拽了一下刘建民问:“你在想什么呢?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是不是这几天又上班又照顾爸爸累的?”
“不是,我在想一个手术方案。”刘建民怕赵芳看到他的慌乱,连忙起身抬着盆子到院子里去淘米洗菜。
此刻刘建民的内心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午他接到省城肿瘤医院同学打来的电话,得知赵家福的活检结果出来了。
刘建民一直在犹豫着该不该把活检结果告诉江英和赵芳她们,特别是赵芳已经怀孕,刘建民担心她受不了这个打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