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输在哪里

作品:官路浮沉|作者:争渡|分类:都市|更新:2025-05-17 11:45:21|字数:4236字

傍晚六点。

澜沧县交通局会议室。

同元路桥集团的标书,摆到了评标委员会面前。

“六亿七千万?”

标书最前面就有整体造价,看到这个造价,外聘专家不禁互相对视一眼,因为,这个造价实在是太低了。

同元路桥是最后一家,之前的十几家,整体造价普遍在八个亿左右,其中最低的是广盛路桥的七亿六千万。

七亿六千万,六亿七千万,差了整整九千万。

按百分比的话,可就是百分之十几。

而通常这种道路工程的毛利率,都达不到百分之十几。

假使同元路桥的工程方案,和广盛路桥的工程方案,没有太大差别的话,那真就是赔本赚吆喝了。

宋思铭也是看得直皱眉。

这个造价实在是太低了。

同元路桥参加这次招标,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意外了,现在又报出这么一个价格,究竟是在搞什么?

宋思铭不禁怀疑,后面的工程方案,是不是和其他家,有着较大差异。

但问题是,大标准是死的,就算细节上差异再大,也不可能差出九千万。

宋思铭只得耐着性子往后看。

看了一顿,他发现,同元路桥的工程标准,比起其他家,不但不低,甚至还要高上一个档次。

更高的标准,更低的价格,这已经不是赚多少的问题了,而是赔多少。

宋思铭甚至开始怀疑,同元路桥是不是在做慈善。

不过,工程上的事,他终究不是专业的,担心自己忽略了重点,或者是在某些地方理解有误,宋思铭转而问外聘专家,“王教授,陈教授,孙教授,你们是工程上的专家,能不能从专业角度上,评价一下同元路桥的工程方案?”

“这……”

三位专家看向县交通局局长李金水。

按照李金水的交代,要以宋思铭为准。

而刚刚评定广盛路桥时,宋思铭可是交口称赞,他们已经看出,宋思铭对广盛路桥有着明显的倾向性。

这种时候,要不要实话实说就成了一个问题。

李金水也有些头疼。

他也知道,宋思铭倾向广盛路桥。

当初,郭洪硕还是县交通局局长的时候,广盛路桥直接反水投向宋思铭。

知道王寨乡各村的路不好走,广盛路桥这段时间没少免费给王寨乡各村修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换他是王寨乡的负责人,他也优先选择广盛路桥。

可是具体到竞标方案,广盛路桥的方案比起同元路桥的方案,着实是差点儿意思,说同城路桥的方案不好,那真就睁眼说瞎话了。

“宋书记,我先说说吧!”

思忖再三,李金水决定先给三位专家打个样。

“行,李局长,你先说。”

宋思铭的目光转向李金水。

“单纯就方案而言,同元路桥的方案应该是所有方案中最好的,施工标准最高,造价最低,而且,在资质和经验上,同元路桥也是遥遥领先。”

李金水先扬后抑,说完同元路桥的优点,马上话锋一转,“但据我所知,同元路桥手里还有好几个大型工程,人员设备都集中在那些大工程上,像城王路这种小工程,他们能否全力投入是个问题,换句话说,他们纸面上的方案虽然好,但不一定能百分百落到实处。”

“对。”

“确实应该综合考虑这个问题。”

“同元路桥是大集团大公司,对小工程的重视程度很可能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工程质量就难以把握。”

三位评审专家,马上就明白了李金水的意思。

顺着李金水的意思,就说了下去。

这相当于给了宋思铭一个稳稳地台阶下。

只要宋思铭说一句,你们担心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同元路桥就又和广盛路桥回到同一起跑线了,到时候再选广盛路桥,就不是问题了。

宋思铭也很想顺着这个台阶走下去,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行。

是,广盛路桥给王寨乡做了很多事,但并不意味着,道路工程就非得给广盛路桥。

如果非得给广盛路桥,那和之前李金水遵照常务副市长何志仁的指示,内定聚兴建工有什么区别?

这种严重违反原则的事,宋思铭坚决不能干。

“我觉得既然是公开招标,就应该以标书为准,不要做过多假设。”

宋思铭想了想,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单就标书上的表达,我觉得同元路桥的方案是最好的,报价也最低,我们没有选择其他公司的理由。”

“所以,宋书记的意思是选定同元路桥为中标公司?”

李金水跟宋思铭确认。

“对。”

“当然,李局长和各位专家,有不同意见的话,也可以选择其他公司,咱们按照投票结果确定中标公司就可以了。”

宋思铭说道。

“不同意见?我们能有什么不同意见?”

大家巴不得宋思铭自己改变主意,如此一来,他们就不用绞尽脑汁想同元路桥的缺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官路浮沉》,方便以后阅读官路浮沉第1051章 输在哪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官路浮沉第1051章 输在哪里并对官路浮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