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12月31号。
日历本,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张。
对于四九城里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意味着忙碌的一年即将结束。
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但对于陈宇凡和刘胜东来说,这一天却有着其它的意义。
因为今天,是他们参加六级工程师考核的日子。
一大早,天还刚蒙蒙亮。
厂里派来接他们的专车,就已经停在了四合院的胡同口。
开车的司机,依然是杨厂长的那位专职司机,吴刚。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精神头十足。
上次送陈宇凡去东灵山打猎,也是他开的车。
开车接到陈宇凡和刘胜东两个人之后,吴刚一边发动汽车,一边笑着说道:“陈科长,刘师傅,都准备好了吧?杨厂长特意嘱咐我,今天一定要把你们安全准时地送到考场!”
“麻烦你了,小吴。”陈宇凡客气地回应了一句。
刘胜东则显得有些紧张,搓了搓手,深吸了一口气。
六级工程师......这是他一辈子追寻的目标,如今摆在他的面前,不可能不紧张。
汽车缓缓驶出胡同,朝着考场的方向开去。
其他的工程师考核,六级到九级的,基本上都是就近安排考场。
各个厂子组织一下,几个等级的考核同时展开,流程相对简单一些。
但是,从六级工程师考核开始......
规格就完全不一样了。
今天的考核地点,就设在了西城区的机械工业局技术考核中心。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地方。
按照流程......
上午,他们要在这里进行半天的理论知识答辩和笔试。
这可不是简单写几张卷子就结束的。
而是要面对几位考官,进行面对面的问答和阐述。
等中午吃过饭后,还有下午的实操测试。
他们要前往四九城第一机床厂,那里有整个四九城中几乎最先进的设备,足以检验一个工程师的真实水平。
这种考试中担任考官的,也都会是一些在行业内德高望重、技术等级非常高的老工程师,或者是某些领域的权威专家。
可以说,能走到六级工程师考核这一步的,每一个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技术骨干。
汽车在考核中心的大门前停下。
陈宇凡和刘胜东下了车。
吴刚和他们约定好考核结束的时间,到时候会准时来接,便开车离开了。
两人抬头看了看这座建筑,门口挂着“机械工业局技术考核中心”的铜牌。
还没等他们走近,陈宇凡就敏锐的注意到......今天这里的安保力量,似乎比他想象中还要严格得多。
大门口,以及院子里面,随处可见穿着制服的保卫科人员。
甚至......还有便衣的保卫人员。
虽然他们穿着常服,但是陈宇凡的目光何其狠辣,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并非普通人。
这些保卫人员一个个神情严肃,目光锐利。
有些腰间还鼓鼓囊囊的,显然是配了家伙的。
陈宇凡心里清楚,能来参加六级工程师考核的,那都是各个厂的技术核心。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都对国家未来的工业发展都至关重要,称的上一句国之栋梁了。
所以,考核中心的安保严格一些,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今天这阵仗......
似乎又有些超乎寻常。
尤其是他走进技术考核中心的大院时,陈宇凡发现......
不仅外围的保卫人员数量众多,就连院内通往主楼的各个路口,都设置了临时的检查点。
陈宇凡心里琢磨了一下。
安保等级提升到这个地步,除了保护这些参考的工程师之外......
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今天到场的考官里,或者是来观摩的人员中,有身份极高的人物。
会是哪位主管工业的领导?
还是说,是某位在技术领域泰山北斗级别的大牛?
陈宇凡心中,也未免有些好奇起来。
........................
走进考核中心的小楼,里面的气氛更加肃静。
陈宇凡和刘胜东按照指示牌,来到了指定的报到区域。
参加这次六级钳工考核的人,并不算多。
算上陈宇凡和刘胜东,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的样子。
这些人,都来自四九城大大小小的各种工厂。
他们都是七级工程师,最年轻的也有三十五六岁了,都是自己所在工厂的技术骨干。
身份查验的环节,进行的非常严格。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些严苛。
每个人都需要先出示自己的工作证、户口本以及考核通知书,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上交《技术成果汇编》。
而且必须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
想要考取六级工程师,这是一个硬性的门槛——就是你必须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业领域里,至少有一项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或者是有经过实践检验、并取得良好效益的技术创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