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良久这是功高震主了啊。
#毕竟是被神赐的智慧,换个人也一样。
#哈哈哈,这话你信?
#我不信无妨,但暴君大多愚蠢,他们肯定信。
#嚯,这倒确实。
#这个所谓的太阳之子,搞不好得国不正啊。
#说来也是……一般来说,会特别在意手下功高震主的主君,一般来说都是对自己座下的位置稳定程度心怀不安的主君。自信能压得住臣子的主君是不会出这种事的。
#就不能是那个臣子功劳实在太大吗?大日御舆,解决整个渊下宫生死存亡的东西啊。
#不是说神迹吗。
#不信。看看提瓦特这些魔神的习惯,谁会直接赐下这个程度的神迹啊?!
#所以这里的大蛇,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个准备了“献头之仪”的魔神?
#看起来是在魔神战争中失败,属下所有人都失去了的魔神。
#这个措辞,像是“魔神眷属”还在,但属下的普通人已经死光了的样子。
#都这样了,这个魔神一看对方是“人子”,就马上“有何愿望,但说无妨”,魔神对人的仁爱居然到了这个地步?!
#难以置信,这样心软的神,正常来说应该是很得民心的才对呀……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方来了。
#估计是单纯的战斗力差距太大。
#战斗力差距大也不至于这样……哦,是不是已经到魔神战争的中期甚至后期了。
#说起来魔神战争还是挺早之前的事。这么看来渊下宫的政权真的开始于很早——奥罗巴斯下来的时候,太阳之子政权都已经横征暴敛过一轮了。
影看了一会儿荧幕上的内容,扭头看了看其他国家坐的位置。
“……神子。”她呼唤自己的眷属。
八重神子很懂地点点头,“等我们出去之后,马上把这本书列入重印发行序列。”
【获得一个叫“伊达”的人的认可之后,荧获得了《白夜国地理水文考》。
荧仔细翻了翻。这是本记载了白夜国地理和水文的工具书。随着海渊的封门以及海只民的集体移居,再加上漫长时光的变动,这本书已经没用了。
第一部分详述风与水之事:
白夜国土没有山之走向,讨论山系没有意义。但是我们之中的祭司和贤人察觉到了一点:就算是在这片海渊之下,仍然有「不灭风」和「水」的力量。「不灭风」,人格化称之「常世大神」,或者诗体修辞为「千风」、「时之千风」;「水」则是深海龙蜥的龙蜥界之力。
第二部分描述白夜国的边陲:
白夜之国土,以三角三隅为标。曾经这里就是人类势力与龙蜥势力拉锯的极限。三角在白夜国时期修建有三界塔,用来调和三界。它们负责平衡整个白夜国的倾向,控制着白夜国的风与水。一旦三界塔出现问题,整个白夜国将有大灾。因此它们由秘法隐去,仅能由巫女与御使唤出。
再之后就是狭间之街、蛇心之地。这里提出,渊下宫的先人会崇拜幻想出来的大蛇「奥罗巴洛斯」。后来海只大神到来,蛇之地的名字并没有改变。一般古早绘画,无鳞蛇为「奥罗巴洛斯」,有珊瑚的蛇为「远吕羽氏」。
至于大日御舆,「赫利俄斯」,也强调是贤人阿倍良久所设计的高塔。】
#常世大神?风神?这个措辞为什么和风有关?
#应该和温迪没关系吧……是渊下宫这个理应是完全封闭的场所,却还有风吹拂这件事有关?
#被这么一说,我还真的觉得好气了。为什么明明是地下,却不会氧气耗尽啊。
#好问题。也许提瓦特的人根本就不会用氧气呼吸呢。
#这里难道不应该说,“有可能地底也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吗?!
聊天群里的内容明显有点偏了。
行秋捏着笔,点了点自己刚才笔走龙蛇记下来的内容。
“「时之千风」……龙蜥界之力……”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蒙德那边。不出所料,不少人的脸色都比较沉重。
「时之千风」,这通常来说,本应是属于风神,属于巴巴托斯的形容。
“风带来故事的种子,时间使之发芽”
风……时间……为何这二者的联系竟然如此紧密?
【在某一处密室,荧在宝箱里翻到了《光昼影底集》。
这是本益智类图书,里面好多都是谜语,对她来说用处不大。唯一可能有用的,大概就是作为特殊过渡时期的版本,后附了古代白夜国姓名的鸣神式改称法。
但这里的谜题和提瓦特的很多说法都不同……比如这个经典问题:什么东西清晨四只脚,白日两只脚,夜晚三只脚?
在很多地方的谜底都是“人”,但这里的谜底写着:中午化身成人去参加了舞会,摔断了腿只能拄拐杖的龙蜥。
下面是这么解释的:
龙蜥化人对大人来说是一种恐怖的阴谋,根据古代预言,水之元素龙王一定会以人形重生。对于孩子来说,则揭示了相互理解的可能。当然,深海龙嗣们进化出了其他元素,失去了纯粹。它们族群已经不会诞生龙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