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猜谜语

作品:我的八零年代|作者:磨刀堂主|分类:都市|更新:2018-07-08 12:00:14|字数:5146字

燕京东城区,《当代》杂志社。

这个在九十年代影响极大的杂志社,此时的办公地点还略微有点寒酸,这个双月刊的杂志社,是这个时代刊登长篇的权威性的杂志,思想深度与文笔的精妙到不了一定程度的作品,是很难在这家杂志上发表的。

当初的《白鹿原》就是在这个杂志上连载发表的,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一般情况下,杂志社里是非常安静的,这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稿,需要编辑们进行简单的划分,然后各自审阅,觉得作品不错但还有瑕疵的,就开始联系作者,指出其中的不足,希望作者进行修改。

而发现写得十分不像样子的,那也得给人封装好了,退回远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将来稿弄丢的。

毕竟往他们杂志社里投的稿子,都是中长篇,誊写一遍极为不容易,有的人甚至是直接就将原稿发了过来,这要是弄丢了,对于原作者而言,估计要痛惜好长时间。

当编辑发现了自己拿不准的作品时,那就需要几个编辑一起过目了,好与不好,都得要讨论一下。因为有的文学作品很难评价它的时代意义与精神内涵,而且各个编辑的喜好也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这部不错,但有的人却觉得稀松平常,同样一部作品,给的评价却是天差地远。

能让一群口味刁钻的编辑们都感到不错的作品,最近五六年来都已经很少遇到了。

但是最近他们遇到了一本这样的作品。

这是一部长篇,写的是清末民初的一个故事,里面的人物形象极为饱满,甚至可以说是刻画的栩栩如生,对时代的变迁以及当时战乱灾荒的描写,都透着那么真实可信,里面的感情纠葛,地方矛盾,都写的非常不错,就是在男女感情上薄弱了一点。

但是瑕不掩瑜,其文笔之老道,描写之细腻,故事布局之精妙,在同时代的作家里极为少见,尤其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深沉气息,极为震撼人心,这种沉郁的风格,并不多见。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几个编辑交叉审阅之后,都觉得写得不错,而且是相当不错。

没有一定阅历,没有详细收集过资料的人,决计写不出这种动人的故事来。

可是令众人难以置信的是,写出这部长篇的竟然只是一名还在上初中的孩子,而且这个小孩子还只有十三岁!

这怎么可能?

即便是他的文笔达到了,他的阅历也不可能达到文中的那种地步,所以一群编辑们在知道了原作者的具体年龄之后,全都不相信,大家一致认为是另有其人。

可是想来想去,好像人家也没有必要以孩子的名义欺骗他们,这对原作者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众人想了想,决定还是把自称是本书作者的关晓军请到编辑部来,亲自面谈。

一个人有没有水平,文笔到不到位,在言谈举止上,自然而然的就能流露出来,这是很难骗得住人的,到时候一见便知。

三天前,编辑部陈又廷接到关晓军的电话,说是不日即将来编辑部面见众人,这一下搞的大家都期待起来。

他们倒要看看,这个关晓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而此时的关晓军与关晓军、关阳以及关山虎三人,正坐在去燕京的绿皮火车上不时的看着窗外飞逝而去的风景。

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车窗都被打开,风吹进车厢,将地面上的垃圾吹的满地乱滚。

这个时候的火车车窗还都不是封闭的,车速极慢,逢站就停,一路上摇摇晃晃,晃得人昏昏欲睡。

在三人对面,坐着一名中年妇女与一名肤色黝黑的瘦小中年男子,这两人十分健谈,聊天的过程中,不住将目光在关阳身上打量,如同在观赏一件货物。

“哎呀,你这闺女长得真俊!”

这名中年妇女上身的确良的长袖褂子,下身脚蹬裤,穿的不伦不类,此时袖子挽起,露出粗壮的胳膊,对关阳不住恭维,“就是在我们燕京城里,像你这样漂亮的大姑娘也不多见!”

关晓军眉毛一挑,“你们燕京?你家是燕京的?”

一口南方口音的中年妇女道:“对啊,我祖上还是燕京的贝勒爷呢,我从小就在燕京长大,今天我跟我这口子,这是刚出差回来,准备返回燕京。”

关晓军点了点头,“哦,从小在燕京长大,却是一副湘南口音,我这也算是长见识了!”

中年妇女一愣,随即笑道:“哎呀,去南方出差时间有点长,把他们的话都学会了,反倒是燕京话都给忘了!”

关晓军深深看了中年妇女一眼,“还是记清楚点好!”

中年妇女被关晓军一眼看来,身子激灵灵打了一个冷颤,似乎关晓军只是一眼,就把她从里到外看的清清楚楚,自己所有的心思全都被他看透了。

她尴尬的笑了笑,一霎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车厢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关晓军不再理会她,背靠椅背,闭目养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的八零年代》,方便以后阅读我的八零年代第一百八十三章 猜谜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八零年代第一百八十三章 猜谜语并对我的八零年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