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搞不明白,镇上公安局的谢局长来给她送啥奖励,刘婧雪这边自己朝生产队走着,神识早就去了大队部,查看那边的情况。
大队部门口停了一辆小汽车,车上没人。
生产队那些年纪稍小,没到上学、上工年纪,又没去山上采山货的孩子们,正围着小汽车,在那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不过他们只是围着,并没有凑近,想来是被家里人教育过。
有胆子大的孩子,还拉着跟刘婧雪有过几面之缘的谢局长,在那问着什么。
来人除了谢局长外,还另有一人,也穿着警察的制服。
但刘婧雪发现这人身上的制服跟谢局长身上穿的有些不一样。
“难道是因为谢局长是局长,制服跟其它人有所不同。
就跟之前某音刷过的,公安的白衬衣不是谁都能穿的。”,刘婧雪暗自琢磨。
大队长干活的地方在前面一些,又加上先从地里出发,比刘婧雪早不少时间先抵达大队部。
看到站在大队部外面等待的谢局长和另一名同志,大队长离得老远就出声招呼,
“谢局长,这位同志,实在不好意思了。
不知道您二位今天会过来,我们都去地里了。
实在怠慢了了两位,敬请见谅。”
应付着孩子们的童言稚语的谢局长,听到有人跟他们说话,连忙抬头看去,看到大队长,连忙回应。
“张大队长客气了。
是我们来得突然,打扰大队长了。”
谢局长跟大队长也是老交情了,之前因为刘婧雪举报人贩子有功,他便来送过一次奖励。
后来因为王丽华一事,也跟大队长打过交道。
自然认得大队长。
大队长走近后,将手在身上擦了擦后,忙跟两人握手。
谢局长替同来的那人介绍了大队长,又将同伴介绍给大队长。
待听到谢局长的介绍后,知道另一个竟是乘警,刘婧雪总算明白为何这人的制服跟谢局长有所不同了。
“给自己送奖励,谢局长过来也就罢了,为何乘警也会过来?
还有,自己什么时候跟乘警扯上关系了?”
“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后,正经坐火车,好像就两次。
一次是来这边下乡,一次是去年十一月份,接二哥一起来这。”
想起跟刘建军坐火车那次,刘婧雪想起来,自己还真跟乘警有过接触了。
那次自己不是在火车上发现了疑似特务、间谍的人,身上携带枪支的。
自己报了警,还帮乘警一起,将那些人抓获。
“难不成是因为这次事情,来给自己送奖励的?”,刘婧雪作此猜测。
实在是除了这个原因外,她实在不知道自己有做啥好事,需劳动这两位过来的。
大队长跟两人打过招呼后,忙招呼两人进了大队部,拿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请两人进去稍作休息。
“刘婧雪知青那边,已经有人过通知了,一会就过来。
二位先喝点茶水,耐心等待。”
大队长说着,便张罗着给两人泡茶。
给两人上了茶后,大队长也坐下来,跟两人聊天。
“听报信的那孩子说,两位过来是给刘知青送奖励的?”,大队长直奔正题。
谢局长听了大队长的问话,笑道,
“张大队长,这事你别问我。”
他用手指着一旁的乘警,“你得问他。
其实今天本没我的事,我就是陪客,陪他过来。
谁让临山镇在咱的辖区呢,我不当陪客谁当。”
用神识听到这一切的刘婧雪,感觉自己的猜测十有八九是真的。
这两人应当就是为年前那事来的了。
大队长闻言惊讶地看向乘警,斟酌着开口,
“据我所知,刘知青这半年都没有坐过火车,应该不会跟乘警产生交集。
她最近一次坐火车,还是去部队照顾她受伤的哥哥,并接他过来养伤。”
大队长停止说话,仔细回想了下,“这应该是去年十一月的事了。”
乘警闻言点头,“时间对得上。
如果你口中的刘知青,是个身手不凡的年轻小姑娘,与她同行的还有个受伤的战士,那咱们应该就没找错人。”
“刘知青是很厉害,咱们乡下有把子力气的壮小伙,好些人一起上,都不是她的对手。
十一月初,她确实将她受伤的参军的哥哥,接到咱们这边养伤。”
大队长有些好奇,“不知道刘知青做了啥事,让你大老远地过来送奖励?”
乘警闻言忙道,“这事事关机密,张大队长就不要问了。
若不是因为涉密,我们也不会拖到现在,等这事的风头过去了,才来给她送奖励。
其实我们本应该早一点过来的,只是之前的瘟疫,张大队长也知道,我们不敢擅动。
好不容易等瘟疫过去,考虑到你们这边春耕比较忙,就拖到现在了。”
大队长听乘警这么说,也就不再追问,随即将话题转移开,三人聊起了其它事情。
刘婧雪抵达后,站在院中叫了声“队长伯”,示意自己的到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