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诸葛亮

作品:平行大秦,始皇万年|作者:云无殇|分类:历史|更新:2024-08-11 18:26:05|字数:8052字

云无殇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便坐在了那人后面。

正是昨天与他辩论说出关键问题的工部尚书。

云无殇坐在工部尚书的后面,丝毫没有因为昨天的争辩有所尴尬。

此时始皇政还没有上殿,众多官员也都在闲聊。

云无殇无趣,干坐着也尴尬,便跟坐在前面的工部尚书闲聊了起来。

“尚书大人,还未请教姓名。”

前面坐着小凳的小帅中年人循声回头,对着云无殇拱拱手:“在下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

诸葛,亮!?

云无殇没想到眼前之人居然是诸葛丞相。

呸呸,现在应该叫诸葛尚书才对。

记忆中的诸葛亮可是千古名相,隆中一对,三分天下魏蜀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可是千百年来各朝各代忠臣之表率啊。

云无殇连忙收起笑脸,对于眼前的诸葛尚书极为恭敬的拱拱手:“孔明先生,久仰久仰。”

云无殇称其字,又不称其官职,表达自己对于诸葛亮的敬佩,是对他这个人的敬佩,无关身份,无关官职大小。

诸葛亮见云无殇恭敬之色不似作假,也是一愣:“小云大人认得本官?”

“神交已久。”

云无殇继续说:“孔明先生大才,下官早有耳闻,昨日一见,当真不同凡响,下官钦佩。”

诸葛亮摆摆手:“为君分忧罢了。”

诸葛亮这话说的很含蓄。

以诸葛亮之才智自然看得出,昨天那一出双簧真正的用意。

他本是不应该下场的,毕竟云无殇只是五品官,他们这些官职远超过云无殇的官员连连发难难免有以大欺小之嫌。

最后是不得不站出来给百官一个体面。

若是再等下去,等那几个擎天之柱发话了,就更不好看了。

云无殇对于诸葛亮的话表示认同,为君分忧这种话说出来,必须认同!

“先生对如今局势如何看?”

云无殇问了诸葛亮这个问题,想要看看以诸葛亮的才智对于叛军是如何解析的。

诸葛亮眉头微皱似在思索。

想了一小会后说:“但愿是本官多想了。”

这话说的云里雾里的,但云无殇听出了其中关键。

诸葛亮对于大秦如今的叛乱也是没有太乐观的态度。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大秦最强大的三支黑甲军,其中一支在云州,由镇北王统领的镇北军,在百官的阻拦下,不允许其离开云州南下。

一支在咸阳,由始皇政亲自掌控,负责咸阳城的安危。

还有一支长城军,由王贲统领,负责督造长城。

也就是说现如今大秦最强的战力都没办法抽身去平叛。

大秦其他部队固然强大,但那都是大秦逐一灭掉其他诸国后征召的军队。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非老秦人,而是吸纳的其他诸国之人。

虽说天下一统后,无论楚人,燕人,韩人什么什么乱七八糟的诸国人,都归了秦。

但毕竟大秦一统也才几年而已。

车同轨容易,书同文也容易。

但人心尽归秦并不容易。

让这些曾经的诸国百姓,去对付那些曾经诸国的余孽,究竟能展现多少战斗力呢。

换个角度再看,那些前国的余孽就变成了想要复国的英雄,这些被吸纳入秦军的前诸国百姓似乎就变成了卖国之贼。

大义似乎并不完全站在大秦一方。

若是不能快速克敌,战线拉长了,对大秦就愈发不利。

最后无论如何,也有三支黑甲军兜底,即便战线拉长叛军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但长时间的战争会让大秦的国力倒退,当大秦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

百姓居无定所,吃不起饭,买不起衣。

时间久了,便会滋生出真正的农民起义,那时候可就不是被鼓动的余孽组成的叛军了,而是振臂高呼,迅速聚集起的农民起义军。

云无殇不敢继续想下去,只能期盼事情不要发展到那一步。

……

云无殇神游时,始皇政已经到了偏殿,小朝会也正式开始了。

小朝会上各部官员都提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老生常谈的就是钱。

各个部门都缺钱。

小朝会开着开着就变成了百官跟户部要钱的场面。

户部官员只能一个个叫穷叫苦,户部不是没有钱,只不过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户部也没办法同时满足这么多开销。

兵部尚书李世民要钱要得最多。

“陛下,今年的税都收了上来了,军饷也该发了吧,咱大秦的将士也得过个好年啊。”

户部尚书马上反驳:“大秦将士参军入伍后家里赋税都会减去许多,虽说没有直接发军饷,但减去的这些赋税同样不是小数目。”

“如今大秦上下用钱的地方多了,军饷的事还是等一等吧。”

李世民马上就不干了回到:“大秦如今有宵小作祟,各路大军已出平叛,战事四起,怎能不发军饷,不发军饷将士们如何拼命克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行大秦,始皇万年》,方便以后阅读平行大秦,始皇万年第138章 诸葛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行大秦,始皇万年第138章 诸葛亮并对平行大秦,始皇万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