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大秦供养的军队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赋税减少,需要支出的费用不少,如此一来就有了入不敷出的局面。
现在的情况就是,要么裁军,要么增加赋税,否则难以转变局面。
户部尚书提出的这个建议其实是很可行的,将赋税提升至原本数额只要几年国库就能充盈。
只不过户部尚书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忽略了人心。
你今天给他一块糖,他谢谢你。
明天给他一块糖他还谢谢你。
连续给他九十九天,他就会觉得这块糖应该是他理所应当得到的。
第一百天时,你不给他这块糖,他就会觉得你抢走了他一块糖。
他不会想,从一开始这块糖就不属于他,是你给他的恩赐。
百姓就是如此。
当他们已经习惯了赋税减免的生活,再将赋税增加回来时,他们就会觉得这是在抢他们的钱,殊不知,这本来就是皇恩浩荡,并非他们理所应当之所得。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被称之为愚民。
百姓心中若是滋生不满,就会生出变故来,有人煽动,就容易发生起义叛乱之事。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始皇政轻易不会增加赋税的。
“赋税不能增加,但现在国库确实空虚,诸位爱卿有无良策,充盈国库?”
这不是又当又立嘛?
不让增加赋税,不能减免开销,还得让国库充盈,除非天上掉钱下来。
对,就是天上掉钱下来。
当即就有官员提出,增加铸币的数量,反正钱币是大秦朝廷铸造,造多少还不都是自己说的算,没有钱就多造点钱就行了。
听到这话时,云无殇实在没忍住,举手说道:“那不就通货膨胀了吗?”
百官都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看向云无殇。
那官员疑惑问道:“小云大人,何为通货膨胀?”
云无殇站起身走了出来解释着:“货币的产出大于实际之需求,就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降低。”
“货币购买力降低,就会导致货币贬值。”
“说通俗点,就是原本需要一文钱购买的东西,会变成两文钱才能买下来。”
“从大秦整体来看,不会有太大变化,无非就是钱变多了,东西变贵了。”
说到此处,云无殇话锋一转。
“但,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最底层的百姓手里依然还是只有那么多钱。”
“钱都聚集在少数的巨富手中,底层百姓将面临的是食不果腹的局面,届时会如何,自不必多说。”
云无殇说完后百官沉默。
先是震惊,后是思考,再是思考后的震惊。
无言。
哪怕是始皇政亦是如此。
曾经,天下诸国林立,诸国就算没有钱,也不会选择多铸造钱币。
铸钱需要用到铜,而军备同样需要铜。
铸造大量的铜钱就会导致铜流落到民间更多,也就意味着会减少军备的生产,同时可能导致这些铜在交易中流通到敌国,增加敌国军事实力。
但如今天下一统,不用考虑铜会流落到敌国手中这个因素,这才让某些官员有了铸造钱币解决大秦国库空虚的办法。
但听了云无殇这话后,百官才意识到肆意铸造钱币可能带来的致命坏处。
当钱不值钱时,百姓手里没有钱会滋生民变。
巨富手中太有钱就有了铸造军武的资本,此百害而无一利啊。
但有些人就是为了反驳而反驳。
他不管你有没有理说的对不对,就是要跟你唱反调,装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与你辩论一番。
“小云大人此言差矣,多铸造一些钱币无非是解燃眉之急,待解决叛军后,裁军一部分,减少军需,国库自然充盈。”
云无殇压根没有回答这样愚蠢的话,拱拱手就回去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留着那官员在中间万分尴尬。
短暂的尴尬后,那官员继续追问云无殇的答案。
云无殇站起来反问一句:“大秦异姓王有三,我云家老祖镇北王手中带甲兵马足三十万,阁下可知另外两个王爷手中可领多少兵马?”
云无殇问完这个问题后就没再说话。
虽是没有明说,但暗示意味很明显了,裁军?裁军以后谁来制衡这些异姓王?
难道让这些异姓王裂土自治嘛?
那不是又步周朝后尘,分封天下无数诸侯,导致周天子失去绝对权威,最后被理所应当的覆灭。
此言一出,大殿又是一阵安静。
片刻后那官员厉声说:“你云家想造反不成!”
云无殇都懒得回答这样愚蠢的话,甚至都没站起来,只是再次反问:“阁下的官位是举荐而来的吧?”
那官员同样反问:“是又如何?”
云无殇淡淡的说:“这就体现出了科举制的重要性了。”
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目光后,那官员也明白了云无殇话中的含义。
这是在说他才不配位,这和骂他是智障有什么区别?
骂的真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