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小月娘也上前看了一下,闭眼合掌嘴里念叨着什么:
“好了,这个坑今天就暂时不弄,这家仙儿自己会遁地走的!”
小月娘转身对着大年吩咐道。
此时熊大说话了,一脸歉意,说熊二是儿时被蛇咬过,所以怕了。
众人一听,表示理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嘛!”
闲话少说,
吴老二收拾好家伙,领着熊大熊二继续干活。
大年在一旁备着黏土,碎石子和松木桩。
“一硫二硝三木炭,这放多少来着?”
“等等,尼玛,我怎么记成火药配方了?”
大年按照吴老二吩咐的配方,和着地基料子,脑子一热记成火药配方了……
待到日落西山,大年配了一大堆料子,估摸着有好几车呢。
吴老二他们也差不多挖好了地基坑,准备着明儿填料儿夯实。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且充实,
大年四人在坑里铺上黏土碎石,插上松木桩,拉着夯砣一下一下砸实地基,这样充分挤压固定后,所产生的稳定性不比水泥钢筋差。
郑猴儿的砖块到货后,熊家兄弟和黏土泥垒砖砌墙,才几天功夫,房屋已经初见型了。
砍树削皮,测量尺寸,数十根黄亮亮的松木杉木梁已经备好了,就等封顶了。
可喜的是,就在郑猴儿送完最后一批青砖的时候,顺带着拉来一批新的青瓦,说是郑屠户的意思,砖钱没优惠,送点瓦片当做打个折了。
要问小月娘和小月在忙什么,只能是准备着封顶那天的琐事了。
从周四爷家购置了鸡蛋和花生糖,糖拿刀切成小块,然后用红纸包好,红线缠上封口,做成喜糖。鸡蛋则是煮成茶叶蛋后作为回礼给来贺喜的宾客。
十月初八,
宜乔迁,动土,开宴。
大年家的新居如期封顶了!
老天爷也是很给面子,一连十几天都是大晴天,这天也不例外。
因为大年家在村口,他家动土盖房子的事儿早就传遍村子了。
几位熟知的老铁例如胖婶,春花嫂还有吴老二的媳妇,一大早就来大年家帮忙做饭了。
胖婶是随了一百八十铜钱的礼金,春花嫂则是送了一篮子鸡蛋还有半袋红豆。吴二婶则是拎了几只野鸡野兔什么的,加几个菜。
村里人儿有的送的是六尺红布,寓意日子红红火火,长长久久;
有的送一大包花生红枣,寓意福星高照,儿孙满堂;
也有送肉送鱼的,送大白菜的,也有空手而来送一句贺喜的。
淳朴的村民用自己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祝福。
小月和小月娘则忙着给宾客们送喜糖送茶叶蛋,李家院子顿时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到了晌午,宴席随着一阵鞭炮声开始了。
大年今天也算是大出血,摆了整整六大桌,旧院子三桌,新院子三桌。
这时大丫和二丫这俩馋虫都不知道在哪桌吃饭了,
她们从早上起来就跳个不停,穿着红色长袖上衣,黑色小裤,青色小布鞋,还被小月抹上了腮红梳上了丸子头,点了眉心一点红,
就连小汤圆也被两个丫头把身上仅存的白毛涂了一层浅浅的红晕……
饭桌上人声鼎沸,碗筷碰撞之声络绎不绝。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然这是喜宴,哪有不热闹之理?
主位那边,
郑屠户和吴老二此时正在桌上喊着大年听不懂的方言,划拳拼酒。
他俩年龄虽然差了一些,但因为是旧相识,自是说不完话,道不完的往事。
郑吴二人可算是大年这次盖房的大恩人了,郑屠户这边且不说给了大年银钱,就这次宴席他也是财大气粗,不仅是包揽了酒席所有的肉食,还抬来一大缸醇香米酒作为贺礼。
吴老二作为工头,则是全程质量把关,忙里也忙外,基本没大年什么事儿。
想到这里,大年端起酒碗:
“多谢二叔,多谢郑哥,多的话不说了,都在酒里了!”
大年仰脖将碗中米酒一饮而尽,由于喝得太快,不甚打了个嗝~
“好哇,吴二叔,你看到了!大年打嗝了,这酒不算,得再罚一碗!”
“对!再来一碗,哈哈哈!”
郑吴二人掐着大年的手,容不得大年拒绝,反手又给他倒上一碗……
酒席的气氛在酒香的浸润下达到最高潮。
饭后,
宾客们陆陆续续的散去,郑屠户也有事先行告退。
院子里只留下大年还有吴老二跟熊家兄弟,他们在算着工钱。
“十三日工,每日两百,一共两千六百铜钱,给!”
大年脸上冒着酒气儿,从腰间摸出早就准备好的三两银子。
“多出的银钱算是赏钱了,讨个喜气!啊?”
昨天夜里大年跟小月商量过了,熊大熊二干活卖力,砍树垒墙做得漂亮,该给一些赏钱的。
只见熊大双手接过银两,小心翼翼地收入怀里,紧接着又从里面掏出半块碎银子,塞到大年手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