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且喜欢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不感到羞耻。
5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
6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
6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命令别人也会去做;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
62. 君子和而不流:君子与人和谐相处,但不随波逐流。
6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志之士和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德,只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6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关注土地;君子关心法制,小人关心恩惠。
6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只懂得利益。
66. 见利思义:见到利益时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
67.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有却不骄傲容易。
6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6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宽容。
7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7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问,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72. 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的人,很少有仁德。
73. 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74.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75.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用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用诚信来完成。
76.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77.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正直回报怨恨,用恩德回报恩德。
7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安详坦然却不骄傲,小人骄傲却不安详坦然。
79. 刚、毅、木、讷近仁: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80.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
8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诗歌激发情感,通过礼仪立身,通过音乐成就人格。
82. 里仁为美: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
8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84. 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
85.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广泛学习文化知识,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86.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说是有仁德了。
87.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吧。
88.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
89.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追念久远的祖先,百姓的道德风尚就会趋于淳厚。
90.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让别人行得通。
9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92.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做事的动机和途径,了解他的心情和安于什么,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呢?
9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94. 君子不器: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95.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把要说的话实行了,然后再说出来。
9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9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98.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德的人好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