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性格决定命运
肃宗本人禀赋一般,加之长达十八年的储君生涯,在李林甫危逼下过的战战兢兢,养成了喜欢猜疑的性格。在他心里,张良娣是妇道人家,李辅国是阉宦奴才,只有这样的人他才觉着放心。而对其他人,不论是儿子、兄弟、大臣,甚至是远在成都的玄宗,都不能让他彻底安下心来。
灵武称帝之后,他有广平王、建宁王两个品行出众又团结友爱的好儿子委以重任,有李泌这样的谋略大师出谋划策,有郭子仪、李光弼等“军神级别”的名将征讨天下,却仍然前怕狼后怕虎。本来可以迅速平定的叛乱,因为他在战略方针上的左右摇摆,搞成了一锅“夹生饭”,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
特别是李辅国此人,可能连肃宗本人都没有想到,正是由于他的纵容放任,才让李辅国得以成长为有唐以来的第一代权阉。
之前的杨思勖、高力士,不论再怎么得宠,起码称得上是与皇帝一条心的忠臣,而李辅国的危害则远超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给中唐以后那些阉宦们指明了抢权夺势的发展路径。
永王李璘、建宁王李倓的个人悲剧,正是肃宗“猜忌型”人格的牺牲品。即便是李泌这样的高人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采取隐居避世的做法才能保全性命。
回过头来看,当初李泌坚决不肯接受肃宗授予的官职,实际上并不是他不想入仕,而是他知道一旦接受了官职,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所谓伴君如伴虎,距离权力核心越近风险越高。而跟在一名猜疑成病的领导身边,则更是万分凶险!
喜欢大唐气象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大唐气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