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彦曾犹豫不决,团练判官温廷皓劝道:“安危与否,就在眼前;成功失败,取决今天。打他们有‘三难’,但不打则有‘五害’:”
“皇上已经赦免了他们,我们擅自诛杀,这是一难;”
“率领他们的父子兄弟去打他们,这是二难;”
“他们都是徐州人,诛杀起来牵连必多,这是三难;”
“然而,他们戍守一方却擅自归来。如果不杀,戍边将士群起效仿,我们如何制止,这是第一害;”
“动辄杀掉一军之首,今后谁还敢号令士卒,这是第二害;”
“所过之处一路抄掠,擅自购置武器装备,招纳藏匿亡命之徒,胆大妄为,穷凶极恶。这样的人都不诛讨,将来何以惩恶!这是第三害;”
“军中将士都是他们亲属,银刀余党藏匿山谷,一旦里应外合,该如何抵挡!这是第四害;”
“胁迫军府,要求诛杀尹戡等军府官员,又要自成两营。顺从他们,银刀军之患就会重起;不顺从,他们便以此为由借机作乱!这是第五害。”
“希望您能避免‘三难’,杜绝‘五害’,早日定下计策!”
温廷皓这番说辞非常充分,说服了崔彦曾。但看似堂皇的理由,却忘掉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到底是谁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是你徐州军府不守信义在先,该轮换时一拖再拖!难道尹戡他们三人不该承担责任吗?难道身为徐泗观察使的崔彦曾不该承担责任吗?
统治者一定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与角度考虑问题,在他们眼里,这八百名戍卒不过是一粒微尘,谁又会在乎微尘的感受!
喜欢大唐气象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大唐气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