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这块儿,贝勒爷也是我自己的人手的!毕竟从解放前就跟这边儿做生意。这么多年下来,他有意无意的可是也培养了些心腹的!
于是第二天,贝勒爷就带着护卫队和向导进山了!
这时候的老林子还是有不少猎物的!贝勒爷这一行人各个都是神枪手,浩浩荡荡的不像是打猎,倒像是打仗。
那个“凶残”呀!所过之处不说寸草不生也相差无几。根本不管什么打大留小,不打孕兽的老辈子规矩。
颇有些过去木兰秋狝的样子!只要出现贝勒爷感兴趣儿的野兽,也不管是梅花鹿、熊瞎子。
只要贝勒爷用手一指,就是几声枪响。猎物就应声而倒,绝无侥幸。
天色渐晚,一处水源地,贝勒爷一行人安营扎寨。
那是真的安营扎寨,而不是形容。
几个巨大的军用帐篷很快被搭建起来!铁丝网、沙袋围绕一圈,如同一个简易防御阵地。
厨子们在处理猎物,十几位尖兵斥候都被撒了出去。
正当贝勒爷享受野味儿烧烤的时候,张军快步走了过来低头道:
“老板,有四个人闯进警戒圈。已经都被警卫拿下了!三个津门人,加一个当地向导。
叶哥已经去核实那个当地向导身份了!
经过我们初步审问,带头的交代说他们是“憋宝人”。您看怎么处理?”
贝勒爷来了兴趣儿,放下手里的烤鹿宝问道:
““憋宝人”?有传承吗?”
说起“憋宝人”属于民间“外八行”中的一种偏门行当,与盗墓、算命等行业并列,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特殊眼力和经验识别常人难以发现的宝物。
实际憋宝行为更接近“鉴宝”或“寻宝”,而非超自然能力,例如通过观察细节如案板吸血、无蝇环境等。推断木材内藏蜈蚣精的“定风珠”。
这种人才贝勒爷的兰芳“特考队”里就有,还是父子、师徒传承,有真本事的那种。
所以这种人对贝勒爷来说不稀奇,不过这种“野生”的“憋宝人”贝勒爷还是想见识见识的!
张三秘:“那个带头的说自己姓赵,是津门赵老憋后人。用不用回头让陈老供奉称量称量他的深浅?”
贝勒爷:“你去请陈老,把那几个人控制好了带过来。咱们一起审审。”
张三秘生快离开去办事儿!贝勒爷接着吃喝。
大概半个小时,大家都吃喝完毕。
身穿道袍脚踏军靴的陈老供奉,手里端着紫砂壶脚踏罡步的走了过来。
贝勒爷:“陈老,警卫抓住几个“憋宝”的!可能是津门赵老憋后人,对外八门您是行家。一会儿麻烦您给验验!”
陈老供奉:“殿下谬赞了!老道确实对江湖外八门有些了解。不过说是行家就不敢当了!
凡是风清水秀,风水上佳的地方,大多都有“天灵地宝”所藏。天灵地宝者,自然都是夺天地造化的奇珍异宝。
相传这种天材地宝都是暗中受山灵鬼神所护。倘若随便触动,肯定要招来灭顶之灾,而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才可以接近取之。
外八行里自古就有着这么一伙人,南方称为“憋宝”;北方称为“相灵”,民间则多称为“牵羊”,把这种人称为“羊倌”。
津门赵老憋就是有名的“羊倌儿”!算不得什么高人!”
说完这番话,陈老供奉身形微动,人就已经攀上了一棵三十多米、两人合抱粗细的红松树顶。
月色下衣袂飘飘、白须飘洒,好一派山中仙长。
可惜被他脚上的牛皮战术靴破坏了整体形象。
“小张,接着。”
说话间,一块半米直径的蜂窝被陈老供奉从树上丢了下来。
张军也是身手矫健之辈,手腕一翻就化解了蜂窝下坠的力道。稳稳的把蜂窝接在怀里,只是断口处淌出的蜜汁少许染脏了身上穿着的迷彩作训服。
说来也是奇怪,如此取蜜竟然没有蜜蜂护窝。
一声几不可闻的声音在贝勒爷耳边响起,却原来是陈老供奉落地时不小心踩断枯枝时发出的声响。
“最近殿下食肉过量,还是用点儿野蜂蜜调和调和。”
陈老供奉倒背着双手,轻描淡写的说道,言语间尽显高人风范。
张三秘:“道爷,您老那控制蜜蜂的药,能不能赏小子一些。
您看我这衣服都不能继续穿了!”
陈老供奉:“先审这几个“半瓶子水”,完事儿去我帐篷里拿“方子”。”
这时候八名侍卫押着四个眼睛被黑布蒙着的人到了空地。
陈老供奉:“小张,你这用金针封闭人六识的手法真有独到之处。”
张三秘:“等忙完了,我给您解说解说。您老也给小子指点指点!”
“咳咳!”
贝勒爷见老少俩人还聊起来了!不得不咳嗽一声打断。
张三秘赶紧住嘴,拿过一个包袱打开。
“老板,这是从这个号称赵老憋后人身上搜出来的!
一根儿足百年份的“棒槌”,还有一支赤灵芝。不过看他们那样子不像是下山,估计还在憋大宝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