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不吃,才会中邪。”
我脑海中,回忆张大嫂的每一个表情,忽然发现,那张牙舞爪的状态之中,好像带着几丝焦急,是那种唯恐你受伤的焦急。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张大嫂知道,如果不吃早膳,就会中邪。
“厉害,这个村子包括村子里的人都虚虚实实,让人真假难辨,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我眼神示意了一下柳诗诗,保持镇定,因为,老里正就飘在柳诗诗的身后。
“里正,早上好哇。”
我扯了一下柳诗诗,让她并肩站在我身边,然后笑着看着满脸疑惑的老里正。
“早膳吃了吗?”
老里正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我心说,果然!
“吃了,吃了,张大嫂的手艺没得说,饭菜可口。”
我笑容如花,心里却在哆嗦,因为我意识到,如果我说没吃,老里正很可能弯腰捡起一块土疙瘩塞到我嘴巴里。
“好好好,张大嫂的手艺在我们村那可是首屈一指的。”
老里正对我的话非常满意,捻着白胡须,连连点头。
柳诗诗则是一脸觑,不经意瞥了我一眼,我们俩多次经历生死,我自然明白她的眼神,于是暗戳戳回了一个:待会,你少说话。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老里正刚才还一副笑脸,倏然变得阴沉起来,这变脸的速度,堪比川剧换脸,让我极其不舒服,同时,心也一下提了起来。
我大胆的决定,试探一下:“昨天我不是昏迷了吗,我朋友说,你带她去了铸造作坊,还见到了一条特别的鱼,所以,我就想去看一看。”
这句话,是验证,究竟我的经历是真实的,还是柳诗诗的经历是真实的。
“你昨天昏迷了?你不是跟我去看果园了吗?”
哦对,老里正的脸急速变幻,最终定格:“我好像是去了果园,你不是昏迷了嘛,吃个果子就能好,你看,你现在不是好了嘛!祖训是不会错的。”
我眼睛一眯,心里虽然有了猜测,但还吃不太准,于是目光有一闪,转移话题:“祖训?”
“没错,祖训说,几千年后的秋收季节,许姓人要认祖归宗,吃了果子如果没事,就是真的,反之,则死。”
我不知道柳诗诗听了这番话,是什么感想,但我扭头看她的时候,发现她的眼神又出现了痴呆之色。
果然,我姓许这件事情,柳诗诗是不会知道的。
“现在我没事了,是不是说,我就是这个村里的人?”
我有意识的拉近跟老里正的关系,想着,给柳诗诗也弄一个小青果,隐约间,我觉得,那小青果,绝非凡品,比如,我现在的思维很敏捷,悟性也提高了,力气也变大了。
“当然,所以,你得告诉我,外面的情形.......”
老里正的脸色和蔼起来,就好像见到了很久没有见到的亲戚,拉着我的手,轻轻拍我的手背。
我心里一阵恶寒,全身汗毛竖了起来,实在忍不住了,我想一把掐死他。
“我想去看大鱼。”
我忍着心里的极度不适,表现出一副跟我妈撒娇的模样。
“边走边说。”
老里正脸上闪过一抹为难之色,但还是答应下来。
在去铸造作坊的路程中,柳诗诗就像个木偶一般机械的跟在我和老里正身后。
我则是绞尽脑汁讲述老里正想要知道的内容。
虞朝是未经公开的朝代,但我敢肯定,绝对是在五帝之后,之所以没有提三皇,因为二十四史中早有定论,三皇是不存在的,只是神话中的体现而已.
讲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我跳过虞朝,直奔夏朝,然后讲商汤,东周,西周,秦,汉,我把自己出生的朝代定位宋朝。
讲宋史,我很拿手,因为在北大的时候,我就是从宋史开始研读的。
一直说到靖康之耻便截止,主题意思是想告诉老里正,家国正在遭受灾难,引申义就是,你们就在这里待着吧,那也别去了。
但是,我和柳诗诗作为宋国人,自然要为国家做贡献,一日不灭金,心里的仇恨就不会消散。
我讲得很动容,因为宋史在我看来,是汉人最受侮辱的时代,一个小小的金,小小的辽,小小的蛮夷,就敢骑在大汉脖子上,叔叔可以忍,但婶婶忍不了!
好在这一切,都是历史,就连小鞑子也早就烟消云散在历史长河中了,但是,我把这种仇恨,叠加在了倭寇身上。
此生,必杀一个倭,否则死不瞑目,好在,我已经宰杀了柳生一郎和他的同伴,今后也会继续宰,就好像宰鸡子宰羊一般。
老里正这个窝在藏仙村几千年的老古董,果不其然被我感染了,他浑身发抖,一掌拍了出去,路边的一颗大树,咔嚓断裂,而且断裂的一半,径直飞出去好远,才轰隆一声落地。
“厉害,老族长威武!”
我拍手称赞,心里却在极度哆嗦,这老梆菜,很厉害啊,不能惹,绝对不能正面硬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