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万不得已之时(中)

作品: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作者:来晚的芒果火龙果|分类:穿越|更新:2024-10-28 12:17:59|字数:5042字

“撤往冀中可以作为备用方案,但是仅限于坦克支队——冀中是大平原,冀东起义军进入冀中地区无遮无拦,根本无法防住鬼子的飞机和坦克,就是派上卡车追赶,也不是冀东起义军能抵挡的。”

即便如此,坦克支队往冀中撤也有问题——海河流域的河流都是汇入天津后才入海的,坦克支队要进入冀中同样得想办法渡河再说。

冀东起义军虽然作为步兵渡河进入冀中,渡河不是太大问题,但作战能力却极度欠缺。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如果冀中当初能推广地道的建设就好了,虽然不能让冀东起义军都挤在一条地道上,但是如果能化整为零,一个村子隐蔽一个连200多号人呢?

可惜此前唐亮建议在冀中修筑地道的想法,因为正反两方争论颇多,并未能大规模推行修筑,此刻已经赶不上使用了。

而数万冀东起义军走蓟县以北的山路则是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总部和延安极力反对的,毕竟这条路百姓太少,能筹集的粮食太少;道路狭窄,最窄处大概3米多,数万人的队伍走这种山路,一个是疏散速度慢,其次则是长时间滞留的起义军粮食根本无法靠当地百姓解决。

毕竟那儿可是游击区!

根本就不是根据地!

根据地的动员能力都比游击区强上太多,就算当地粮食不够,有根据地的政权筹划,能调动大量人力从周边运粮,多少都能弥补上缺口。

“此前第33大队在雾灵山、青龙山等地已经初步建立了根据地,一旦熬到秋收,总能给数万大军提供数月粮食,让第四纵队无论如何都应该坚持到秋收结束。”

“第四纵队认为目前依托于秋收前青纱帐未倒,还能靠着青纱帐与鬼子和伪军周旋一二,一旦秋收结束青纱帐倒掉,大军撤退就无所遁形了。”

“数万大军撤退,就靠那点青纱帐能藏得了什么?”

“唐亮的坦克支队有什么想法?”

“不管是唐亮还是邱闯乘什么意见?”

“第四纵队没有把他们的意见报上来。”

“胡闹,这种事情一定要问一问唐亮和邱闯乘,坦克支队的情况只有他们最熟悉。”

喜欢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方便以后阅读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第337章 万不得已之时(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第337章 万不得已之时(中)并对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