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舍近求远(上)

作品: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作者:来晚的芒果火龙果|分类:穿越|更新:2025-03-26 14:33:42|字数:4338字

第687章 舍近求远(上)

“川军呢?”

“川军损失太大,本身武器装备也太差,战斗力不强,可以配合做骚扰,正面硬攻就比较困难了;更何况第5战区的川军就一个集团军2万人,之前的作战也不知道死伤了多少,还能抽出多少兵力配合我们也是个迷。”

既然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指望不上,而第5战区的川军部队多半也指望不上,那么能选择的目标就更窄了。

“我们两个纵队的步兵也不到9000人,要硬攻鬼子的阵地,难度也大;如果要取得更大的战果,势必要获得第5战区一部的增援。”

这么一分析,问题又回到最初,到底选谁合作呢?

既要有一定的战斗力,又要有昂扬的战斗意志,否则就算这支部队武器相对精良,但是见到鬼子就跑,那还合作个屁,大家趁早散伙,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算了。

“我还是那个看法,尽快联系上张自忠将军的第33集团军,我们跟他合作就是。”

“那边不是2个师团嘛……”

“跟张自忠将军合作,我们就必须要在襄阳以东的平原上作战么?别忘了我们手里有【特4式内火艇】,我听闻西北军的部队普遍都擅长夜战和近战,这不正是我军急需的么?”

“对啊,这一带除了鬼子控制的少数要点,多数地区仍然处于国军控制,我军的机动速度再怎么说也能日行上百公里,就算把第33集团军的部队接上车,估计3天内也能带回到这附近来了。”

眼看说动了其他人,唐亮又添了把火。

“孙连仲的部队虽然投靠了中央军,但是本身跟张自忠的部队同属西北军,彼此关系也不差,合作起来未必比汤恩伯所部更差。”

“什么不会比汤恩伯所部更差?台儿庄之战,汤恩伯可是差点把孙连仲所部害死——还能有哪支部队让孙连仲更忌讳的?”

“好,我去找苏联顾问谈一谈。”

……

“为什么不选择更近的李品仙集团军和汤恩伯集团军合作联合攻击?”

别洛夫无法理解,在战机转瞬即逝的时候,眼前的八路军部队居然不去跟最近的部队合作,而是打算绕上一大圈,花费数日时间从更远的地方拉别的部队上来作战,甚至远在100公里外的部队装备情况比眼前的部队武器装备更差。

——这帮八路的脑袋都有问题了吗?

“别洛夫同志,请听我们说,汤恩伯集团军战斗欲望过低,而且仍在撤军状态中,其重新切换为进攻状态并不容易;而第33集团军已经重新集结超过人发起反攻……”

“汤恩伯集团军扣除无法再战的伤病员,至少还有兵力;而第33集团军目前能集结的不过多人,难道汤恩伯集团军兵力3倍于第33集团军,战力反而不如吗?”

郭司令很想吐槽,司令官都满门心思要跑了,兵多有啥用?作为跟国军打了10年的老对手,郭司令可是太清楚这类保存实力的家伙了,哪怕战力再强,只要不肯动弹,又能奈得了他何?

这种部队战斗力完全可以视为0,哪怕兵再多又如何!

而要反攻,绝不能指望随时准备跑路的家伙。

然而别洛夫根本不肯接受郭司令的劝说,而郭司令本就是火爆脾气,在数轮劝说中双方言辞越来越激烈,最终双方纷纷扬起了拳头,好在身旁的警卫员动作快,一拥而上将两人分开,这才不至于扭打在一块。

既然大家谈崩了,郭司令也懒得再跟别洛夫磨牙,直接将电报发给了八路军总部和延安,好在总部和延安反应很快,不过半天时间就回了电报,表示对郭司令的赞同。

“……,鬼子此次对第5战区随枣地区的作战意图已经完全暴露,而且鬼子为实施其双层包围圈战术,不足10万兵力被分为了4个集群,每个集群兵力皆不足,除西北军第33集团军当面之敌有4万余人外,其余3路敌军少则只剩数千残敌,多亦不过2万人,正是我军各个击破之良机。”

/

紫圈就是此刻鬼子4个集群的大致位置

“总部和延安已经联系第5战区司令部予以协调……”

……

“八路军的战车部队成功与孙连仲一个团在唐河击破鬼子骑兵集团?并给予鬼子重大杀伤?”

“已经派骑兵去侦察了,尚未回报,不过孙连仲也发来了电报,是否重创了鬼子骑兵集团不确定,但是以孙‘铁头’的脾性,他手下的团长应该不敢骗他,唐河多半是守住了。”

“太好了,只要唐河和泌阳任何一个点不丢,那么第84军主力和汤恩伯主力就能从这个缺口撤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方便以后阅读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第687章 舍近求远(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第687章 舍近求远(上)并对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