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念一想,换位思考,感觉这才符合常理,最得意与喜爱的孩子,不放在眼皮子底下养着,送给别人养?怎么想都不可能。
都是皇帝往日的行为,给他带来了错觉,让他错误地以为……不得不说,皇帝这一招,用得很妙。
将那些在暗中盯着,知道皇帝底细的人的注意力,都引到了黄十三郎身上,而皇帝真正属意的继承人,却安稳地立于朝堂之上,舒适地汲取养分。
思及此,内监总管王锦也能猜到皇帝收到的密折,来自何处了。
必定是来自云县。
而被皇帝直言可惜的好苗子,自然就是黄十三郎了。
内监总管王锦将自己的猜测,深藏于心,他站在殿外值守,感觉自己快被这入冬的寒风,刮冻成冰雕了。
他看着乌云滚滚的天际,深深吐了一口气。
也许,这个寒冬,会比他想的还要寒冷,还要长久。
……
云县,县衙。
入冬的寒冷,他们倒是没有多大感触,因为众人一直奔波在外,不是在路上,就是在挨家挨户敲门问话与记录的路上。
大量的运动,让他们浑身火热发汗。
整日的忙碌,让他们无心关注温度的变化。
乔县丞负责带着衙役,一个个村落摸查过去,主要是考察地形,确定适合搭建临时避难所的位置。
也有部分有建祠堂等空间比较宽阔的村落不需要搭建临时避难所,但是,要提前和里长或村长,商议好借用事宜,并签署同意文书等等。
琐碎的事情一大堆。
而那些需要搭建临时避难所的,则需要丈量。
自然不可能每个村落都建立临时避难所,那样的话,工程量太大。
需要按照需求量来核算,并确定出相邻村落中间位置适合的地形,才会建立。
然后将临时避难所建立起来,还要等崔录事那边的数据出来,才能调运物资过去。
崔录事则负责带衙役,前往慰问贫民,为了避免有些人捏造谎言,骗取物资,还需求经过求证查证,在发现有些贫困人家的茅草屋实在太过破旧,崔录事还需要另外标记下来,再移交给乔县丞,到时候,让乔县丞搭建临时避难所的时候,顺便帮忙加固。
要是只有老弱妇孺之家,则要另外重点标记,重点照顾。
除此之外,重中之重,是记录清楚他们每户的人口,和所在位置。
以便再次暗中核查证实,最后才是真正地确定发放过冬物资的数量。
韩典史清点过冬物资的工作,并不轻松,他除了确定完现有库存的数量和质量,还要和崔录事与乔县丞商议,需要再补充多少,然后再写文书申请调拨物资。
这些草絮被,稻草麻布垫,炭火,柴薪等过冬物资,保质期较短,所以核算数量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以免出现采买或者制作太多,导致库存积压,也不能太少,以免出现短缺现象。
这就相当考验他们三人的配合程度了。
幸而,他们三人已经一起共事了一段时间,该磨合的也磨合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他们每天都要将自己的工作进度,汇报给黄县令,有黄县令帮他们复核,他们十分安心。
在他们看来,如果黄县令还不能让他们信任的话,就没有其他人可以让他们信任了。
在他们短短的前半生,他们见过的处事效率和质量如此高超的,也就只有黄县令一人了。
在云县县衙忙得团团转的这段时间,波本也被支使得团团转,他连写密折汇报情况的时间,都是硬挤出来的。
当然,他忙成这样主要是他身兼两份工作,一份是他的本职工作,一份是黄县令要求他带人去调查康知府。
为了保证两项任务都完美完成,他不得不每日在凤翔府和云县之间奔波。
令他有些奇怪的是,以往黄县令要是让他查某些事情,会让黑麦与他一起行动,而这次,却是只让他自己处理。
他私下找黑麦问了这个疑惑,黑麦用面瘫的表情,嘲讽他,‘呵,也许是郎君想重用你了呢?’
听到黑麦的语气,他就知道,郎君肯定不是想重用他!
不过,他除了累点,其他无所谓,每日照样过。
而他每日关于郎君的情报记录,他让他的三个心腹帮忙盯着,他通过三个人提交的情报,想对比,以防有人被收买,胡乱写情报的状况。
波本应对这样的情况,得心应手。
只是可惜了黑麦,他们一同训练,一起长大,而黑麦现在态度不明的行为,早晚有一点,会让他招致灭亡。
他不希望黑麦落到那个地步,所以,他一直在提醒黑麦,让黑麦清楚自己真正的身份和立场。
他不希望黑麦后悔。
更不希望,有朝一日,他和黑麦,拔刀相向。
在他看来,这只是一次长期任务,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不同,只是这次的任务更加棘手,因为任务对象太过聪明。
但是,聪明往往被聪明误,他看得多了,也看得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