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鸣梁海战》:从英雄苦叹到战争游戏
这部精彩的《鸣梁海战》让我们身临其境的重温了历史上这一场经典的传奇战役。朝鲜军民在朝鲜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李舜臣的带领下以少胜多、大破倭寇想必也是大家在看完电影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热议话题。
于此同时,韩国导演的高端水平也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中国抗日神剧导演们的脸上,让观众深刻的认识到那种“手撕鬼子”的桥段是多么的耻辱低级。当然,大部分抗日神剧导演的脸皮都势必很厚,他们很明显不会因为一部韩国电影而反思。他们只会眼高手低的认为有钱的话他们也能拍,总之重点是钱。这真让人感觉无聊、无奈、无力吐槽。
所以还是来说说反思吧,让我们再回到《鸣梁海战》那荡气回肠的片尾令人难忘的一幕,大伙都在为胜利欢呼,一脸凝重的李舜臣面对惨烈的战场却叹息道:“如此这般血海深仇,该如何是好”。
是啊,从那场鸣梁海战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了,中日朝鲜半岛这三方的国仇家恨虽然大局上很友好,但在民间却已经变得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让人不禁担心起时间似乎完全不足以冲淡“如此这般血海深仇”,难道我们还会通过血与火的战争来促进仇恨的化解、民族的融合么?就像这部《鸣梁海战》煽动性的强化着民族主义不单只是为了电影的好看,还顺便显示一种摩拳擦掌的态度。
其实不妨用足够理智的态度做一个客观设想,如果四百年前日本鬼子真的成功的征服了朝鲜,进而顺利的融合进中华民族的话,那么“如此这般血海深仇”无需百年便可淡忘,因为历史上朝鲜地区从高句丽王国对汉族政权的仇恨,到后来明末清初之际,满汉之间那种屠城灭族的仇恨。包括日本鬼子和台湾人之间的仇恨,都因为强大一方军事征服的胜利和文明文化的先进优越,而很快被人们迅速释怀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如果这种客观设想成立的情况下就完全不会出现二战的悲惨。
诚然历史不容假设,不过以如今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已足够让任何人都充分认识到野蛮的战争是应该被人类彻底忘怀的行为,可这种情况下,“如此这般血海深仇,该如何是好?”恐怕我们只能寄托在中日朝鲜半岛三方更多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上了吧。
而从历史上无数血与火洗礼的战争,到现如今和平发展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些同样都是促进国与国之间融合的途径,让人很自然的想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让战争、军队、将军、兵器、在未来会怎样。我想如果不出现外星人入侵的话,这些用来内耗的事物都会越来越趋向消失,或者游戏化、娱乐化吧。这就像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认为“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而到了如今才真正认识到“国之大事,在对外睦邻友好、和平稳定,内政长治久安为民谋福利…”
可人性中那争强好胜的情绪,那热血沸腾的英雄情怀,我们该何如安放呢,不如就把这一些交给电影和虚拟游戏吧,比如投资参与拍摄制作拍像《鸣梁海战》这般让人拍手叫好的电影,或者你看完这些电影之后开始着迷那相关的历史,你觉得意犹未尽就再去重温或者新鲜体验那些相关题材的电脑游戏,让那些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们在你的鼠标键盘指引下,充分展现他们的英勇无畏,为你攻城拔寨,为你打倒日寇,为你统一天下。
直到你过瘾疲倦了,你终究会感受到比起国仇家恨、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和平是多么美好,是多么意义重大。而那些在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们,他们值得人们用文化消遣的方式来纪念,要是崇拜痴狂的话就愚昧而危险了。
最后,如果说战争对于人类来说一直都是游戏的话,我们会发现古时候玩这游戏的代价很大,人们玩不起也输不起。后来人类发展到封建时代,物质丰富了之后,战争就成了位高权重者的游戏,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无论输赢他们的生命安危对前方将士们的痛苦和惨烈都是完全是天堂对地狱我无知无觉,这和你在电脑前,用键盘鼠标指挥大军如出一辙,或许你还会喜欢那画面中撕心裂肺惨叫。总之,也就是说当年丰臣秀吉对他的侵朝大军损兵折将的战况,与你在虚拟游戏中小输了一场损失几个大将的心情不会有太多差异吧。
喜欢不稳定观影报告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不稳定观影报告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