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回 天之气

作品:至尊曲|作者:王昭之|分类:奇幻|更新:2018-09-25 06:10:42|字数:6730字

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

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之精所化生的先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成为胚胎,人尚未出生之前,受之于父母的先之精化生先之气,成为人体之气的根本。

先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真气”,古简中有曰:“真气者,所受于,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另外,水谷精微化生的血和津『液』,也可作为化气之源。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需要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和肾的纳气功能才能吸入体内。

气通于肺,清气参与气的生成,并且不断吐故纳新,促进人体代谢活动,因而是生成人体之气的重要来源,清气随呼吸运动源源进入体内,不可间断。

从气的来源得知,人体之气的充足与否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之精,并受后之精的充养。

先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之精所化生的先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因而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对于气的生成至关重要。

肾封藏肾精,不使其无故流失,精保存体内,则可化为气,精充则气足。如若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

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

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

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脾胃为生气之源。

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转输的功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水谷之气的来源匮乏,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

故经中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吸清呼浊的呼吸功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人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

另一方面,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气上输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者结合起来,生成宗气。

宗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行呼吸,贯注心脉行血气,下蓄丹田资元气。

若肺主气的功能失常,则清气吸入减少,宗气生成不足,导致一身之气衰少。

总之,肾的生理功能与先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与后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诸多脏腑的功能协调,密切配合,则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不断,人体之气得以充足旺盛。

如若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任何环节异常或失去协调配合,都会影响气的生成及其功能的发挥。

喜欢至尊曲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至尊曲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至尊曲》,方便以后阅读至尊曲第三百一十三回 天之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至尊曲第三百一十三回 天之气并对至尊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