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接下来倒是有惊无险,头上的雨布滴滴答答的声音也渐渐停下。
一连下了两天的雨,好在大部分的考生都带了油布。
不难不敢想象这三天的时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等他们被放出贡院的那天,雨过天晴,外面的空气都格外清新。
空气当中那种雨后的味道特别的好闻,苏辰安在屋檐下面等了一会儿。
其他几个也陆陆续续的走了过来。
大家纷纷朝着苏辰安询问,那天到底发生何事。
毕竟虽然他们在别的考房也听到了动静,那哭天震地,以及绝望的声音,本就安静的考场当中格外的显眼。
苏辰安看了看周围,决定还是等到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再慢慢跟他们细说。
当他们走出去的时候,家人就瞬间围了上来,脸上充满了担忧。
“安子,你们没事吧!”
苏明堂他们这几天一直都在考场外面等着,昨天晚上,有两个人直接被人家官兵丢出去的场景大家都历历在目。
不明白为什么这群考生好端端的在里面考个试都还能被人给丢出来。
只见那模样十分癫狂,看起来就吓人。
而他们这群在外面等候的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希望他们自己的孩子没事。
也是过了好一会,他们这群在外面等候的人也慢慢收到了消息,心里就更加着急了几分。
谁知道竟然会有这么疯狂的人,就因为他自己的卷子毁了,也要毁掉别人的卷子,就像是毁掉了别人的未来。
这种人实在是太过极端。
所以本来他们只是偶尔来这里等一等,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谁都不敢离开。
就怕再出现那么几个疯子。
苏辰安他们几人报了一下自己的平安,带着众人赶紧往自家院子走去。
回到家中,这才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都跟大家说了一遍。
苏明堂更是听得心惊胆战,没想到那个疯子竟然离自家侄儿都没多远。
要是对方,心里极度扭曲,知道他侄儿很有可能是个厉害的。
不顾一切冲进去把他侄儿的考卷撕了,那真的。他都不敢想。
更别提自家大哥在家中照顾父母,侄儿的身边就他一个小叔。
他不多照顾一些,简直就是对不起他大哥,对不起爹娘。
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还有一场要考。
接下来一定要更加小心一些。
无论考的名次如何,只要平平安安,顺利的把试考完,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大家又好好的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来到考场门外的时候,发现大家的神情都有些紧张兮兮。
就连手上提的东西也多了几分,看来大家都格外重视。
再加上下过几场雨之后,外面的天气又下降了几分,这回总算是没有那种穿的单薄的考生了。
这第三场,当然是留给最重要的策论,苏辰安看着这一回的考题。
“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
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
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
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
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着,其道何之从”
这题一出真是让众多考生都忍不住头皮发麻的程度。
现在的苏辰安是真的相信了寒门难出贵子,毕竟没点底蕴的学子,想要把这一题答好,真的是难如青天。
这道考题所有的考生要梳理古代不同时期教育与选士制度的发展变化。
分析士习与教育的关系,还要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使教育促进良好士习形成的方法。
不过难一点才好。
如果不难一点,如何能够与其他人拉开差距,如何能够脱颖而出。
苏辰安看待事情的点总是能够有好有坏,而且跟别人看的也不一样。
这一个优点,就连张夫子也忍不住感慨,说他的心性上佳。
不过这篇文章还是很有难度,苏辰安在脑中思考了很久。
又在空白的草稿纸上写下了好几个标题和着陆的方式。
最后选了一个最合适的切入点,开始进行答题。
看得出来他们当今圣上是一个好圣上,不然也不会出这样的题目。
苏辰安,笔下的动作不停,把脑中想的东西纷纷的呈现于眼前。
“今之论士习与教育,当溯源上古,司徒修礼教而育贤才,以选士、俊士、造士之法举官。
此乃贤能政治之滥觞,教育为根本,导民向化,士风初兴,德义为本,奠定国之基也。
汉室尊儒,明经入仕,贤良孝廉并举。贾生董子,才学渊深,经邦济世之论影响深远。
彼时学风昌盛,士崇儒道,求经义、明人伦、致君尧舜,忠君爱国之念深植于心,实教育之功也。
然东汉季世,清议蜂起,士人争名,虽有节义之表,却亦存标榜之嫌,致使议论浮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