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了起来。
然而与天气形成对比的,是五国某些人那凉透的心。
楚国在秦国的逼迫下不断将国内、主要是南方的一些南蛮部落之人抓来,当做奴隶卖给秦国;短短两月间,已经卖出数万奴隶。
而不知为何,南方的一些南蛮部落不仅没被楚国针对,反而帮着中原人一起抓自己的同胞。
这让其他几国原本想看戏的人大失所望。
他们原以为,楚国此举会引起南蛮各部族暴动,进而引发楚国大乱,然后楚国人发现此举对自己有害,进而拒绝与秦国人做这奴隶生意,甚至双方兵戎相见——这样一来,不仅楚国陷入战火,也能适当消耗一下秦国。
可现实情况是,楚国抓人几乎没在国内引起什么动乱,南蛮势力内部自己都有内鬼。
其实他们想多了。
楚国人的脊梁当初被白起打断了一次、前年又被李缘和蒙武给直接抽走了,就算楚国内乱了,他们也没有对秦国人说不的勇气。
同时,除了燕国外,另外四国在两月间又有上万人逃亡秦国定居。
这人数不是他们自己统计的,而是秦国发出来的……
然而对此,四国一声不吭。
“这人数准确吗?”
嬴政看着李斯提交的报告问了句。
魏国一万三千多人,楚国八千多人,赵国五千多人,齐国三千多人,共计三万多人了,其中许多人都是拖家带口一起来的。
如果不是因为农忙时节许多人回去劳作了,否则如果算上来秦国做工的人数,这数字恐怕会更多。
李斯犹豫了一下:“明面上准确。”
“明面上?”
“是,通过边境口岸合法进入、且在朝廷登记了的。”
可能是因为南阳郡彻底稳定了下来,以至于之前许多逃亡秦国定居的原南阳郡之人,在秦国内地郡里虽然有了家、却欠下了一些朝廷债务;而在南阳郡受苦等到了秦国灭韩的本地人们,则在家乡等来了好日子。
以至于现在,五国内许多百姓哪怕有了想来秦国的心,却只要有办法还能撑下去都愿意先忍着。
他们不知道秦国的统治什么时候会来,但只要来了,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而现在去秦国,虽然也能安定,但要背井离乡不说,还会欠下些朝廷债务——许多人不怪秦国,因为秦国没义务、也没那个能力免费帮助他们这些外来者,老秦人也不会同意干这种“善事”。
但终究,在秦国内地这些郡,不如在家乡。
“所以最近一些边境县报告,有些生活在五国边境地带的人,时不时会走小路来秦国,却只是聚众在山林里躲着,借此躲避他们地方府衙的税赋收取和朝廷欺压;他们既不想承受五国的压迫,又不想定居秦国,所以……”李斯停顿了一下:“楚国人最多,赵国和齐国其次,至于魏国,由于两国边境大部分是平地反倒是最少的。”
嬴政心里有些不爽。
这些人把秦国当什么?免费的避风港?
讲得好听点叫占秦国便宜,讲得不好听点,这不就是非法越境吗?
“你有何意?”
李斯没说话,他在犹豫。
他想过驱逐这些人,也想过强迫他们来秦国定居,可这些人本就是两者都不想选,这才选择以这种方式游荡在边境。
“大王,臣有一策,需要国师相助。”李斯说道。
有些方法只是阶段性的,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一些坏处。
而这种坏处大王不能担,自己又担不起,只好苦一苦国师了……
只是据说国师最近又闭关了,且闭关快一个月了,他敲不开国师府的门,这才希望大王出面。
嬴政点了点头:“你直接说。”
那货的国师大印都在王宫里,他闭不闭关对国事的影响……着实不大……
“工厂和矿区缺人,可以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拿出来,给专门的外国雇佣人员,和专职工人一样,但工钱为秦人专职工人的五成或者六成,住宿和伙食等其他待遇可以一样。”
专门的外国雇佣人员,这与奴隶进行了区分。
同时,虽然也和专职工人一样专事工业,可工钱却比秦人要少,这不会让老秦人心里不平衡。
保持住宿和伙食这种待遇,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太多心理落差。
看上去,这个方法很好啊!
“那你说让国师来办是……?”
李斯低下了头:“有些五国之人已经在秦国定居了,且生活不如人意。另外,等日后统一天下,这外国雇佣人员身份就可以去除了。”
嬴政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斯一眼。
这小子心有点黑啊……
如果你是从楚国来的,背负了朝廷债务在秦国定居,虽然能让家人不用担心饿死、冻死,但也存不下什么,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而现在,一个和你同县的人来了秦国,却被直接招录为工人,虽然苦和累,但没有债务压力,日后秦国攻灭楚国了他还可以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