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您说喜欢华夏……
几个小弟默不作声。
男人回想起之前见到的那个人,一阵恐惧从心底涌起。
……
国师府。
当李缘带着新一批商品回来时,大秦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刚出关,张苍就说李斯求见了好几次。
“没说什么事?”
“没说,但李廷会让在下在您出关后第一时间告诉他,您看?”
“喊他过来吧。”
“唯!”
他张苍是国师府的人,别说是李廷会,哪怕是大王让他办什么事,只要国师没闭关,他都需要先请示国师。
时代虽然不一样,但一些为官的基本道理,却是永恒不变的。
趁着李斯还没来,李缘先把商品放到了国师府的一些仓库里,随后喝着肥宅快乐水等着。
两刻钟后,李斯来了。
“哟?李廷会不上值?”
“下官正在城中巡视街道,离国师府不算远。”
首席廷会官出去巡视街道……
瞧瞧人家这上进心,这让李缘自惭形秽。
“找我什么事?”
李斯看了看李缘身旁三个侍女一眼,一个按肩、一个喂着水果倒着饮料、一个扇着风。
怪不得大王对他如此放心。
如果什么时候,秦国局势坏到连这种人都反了,那秦国亡也就亡了吧……
“红喻,你们先下去。”
当三个侍女离开后,李斯顿时对着他长揖到底。
李缘:“???”
“有话好好说!你这是干啥?”
李斯苦笑了一下,将之前在王宫的事全部说出,包括他对李缘的一些怀疑和担忧。
李缘静静听着,思维不自觉的发散了出去。
李斯都有这种想法,嬴政呢?
自己刚成为国师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和政哥的感情还没这么深,政哥只是出于个人的性格相信他、拉拢他。
他那次去城外大营,结果门口的士卒不准他进,还是他拿出王令之后才放行的。
当时杨端和解释说,那一支部队是从外地轮换回来的,当时不认识他。
现在想来,这疑点有点多啊……
当时候的嬴政估计在相信他的同时,也有一丝提防吧?
可现在,嬴政早已对自己彻底放下了心,自己的国师命令能和王令一样传达到任何一个地方得到最大程度的执行,在民间百姓心中,自己的形象甚至比嬴政还好、更能得到百姓亲近和信任。
信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想到这,李缘不自觉的笑了。
面前。
李斯看着他笑,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这么提心吊胆,结果你现在在笑?
意思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
你真有办法更好的造反?
“国师,您……”
“别喊国师了,直接喊我名字吧。”
李缘说:“既然政哥对你说了,那就证明你得到了他最大程度的信任,要知道在你之前,只有吕不韦和王翦两个人,连王后和蒙武他们都不知道。”
或许他们心里知道,再不济也有所猜测;但得到嬴政亲口确认和告诉的,确实只有他们这三个。
哦,还有个病入膏肓的蒙冥,是被李缘自己告知的。
李斯深吸一口气,再次对他行了一礼:“斯,多谢李国师了……”
“在我面前,你先把礼给我戒了。”
李斯无奈一笑。
此时讲究的是达者为师,不说李缘的知识,仅他对自己的提携之情——虽然他很不想认,就值得他行礼了,更何况他还是国师之尊。
李缘把他拉到桌子旁,拿出酒和营养快线,示意他自己选。
李斯选择了酒。
喝了一杯后,他沉默了一下道:“那个世界的历史上,千古一相,是谁?”
看到他眼神里仿佛有着一团名为斗志的火焰,李缘咧嘴一笑:“他叫诸葛亮,一个将诸葛姓氏抬到与智慧、忠诚相挂钩地位的人。”
在诸葛亮之前,上一个把姓氏打上烙印的叫“轩辕”。
他之后,下一个叫“司马”……
可以说,诸葛亮是历史上唯二把姓氏抬成正面形象的;仅在这个话题上,他可与黄帝比肩。
李斯眯了眯眼,深深记下了这个名字。
从这个方面来说,他和嬴政很像。
都是在知道了历史上自己这个职业里最强之人后,想着比肩甚至超过。
“你想试着超过他?”
“自然,人如果没有斗志,与废物有何区别。”
李缘脸色一僵,笑容顿时就消失了。
他和嬴政确实挺像的……
“可否跟我说说?”李斯眼神带着一丝期盼。
李缘点了点头。
“这要从一个落魄之人说起……”
……
楚国西北。
一群百姓成群结队的顺着小路朝着秦国境内走去。
朝廷又来征税了。
可他们实在交不起了。
他们结伴离开,想着再去秦国躲一阵子。
楚国官吏对自家百姓很是狂妄,但对秦国却很守礼,不仅对秦人和颜悦色,也不敢越境追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