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峰笑着摇头:“熟能生巧,多练练你也行。”
接下来的时间,二人配合默契,收获颇丰。杜小强一边挖,一边唠叨个不停:“峰哥,这赶海真有意思!没想到这些小缝里能藏着这么多宝贝。”
赵文峰抹了把汗:“是啊,但赶海也得注意安全。你看脚下的礁石,都很滑,摔一跤可不好受。”
杜小强点头表示明白,正说着,他突然喊了一声:“峰哥,你快过来看!这儿有个大东西!”
赵文峰立刻走了过去,只见杜小强用铲子轻轻挖开沙子,露出一只巨大的海螺。
“这玩意不错,说明这里是个好地方。”赵文峰拿起海螺,仔细端详了一下,随后递给杜小强:“你小子运气还挺好,带回去煮一煮,味道肯定鲜美。”
杜小强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是我第一次赶海的战利品!太棒了!”
快到中午,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开始变热。赵文峰抬头看了看天:“差不多了,回去吧。中午潮水会上来,再待下去危险。”
“好嘞!”杜小强点点头,拿起桶准备撤退。
回去的路上,杜小强一边走一边总结:“峰哥,今天这收获不少啊!不过我发现,赶海真得看眼力劲儿,我还差得远呢。”
“这东西好用吗?”杜小强接过小刀,眼睛亮了。
“好用得很,你试试,但记得动作要快,不能犹豫。”赵文峰拍了拍他的肩膀。
杜小强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刀刃插到一只鲍鱼的边缘,轻轻用力一撬。“哎呀!”他惊呼一声,鲍鱼猛地一缩,吸得更紧了。
“哈哈!我说了吧,这东西反应快着呢。再来,记住,要一气呵成!”赵文峰忍不住笑了起来。
杜小强咬了咬牙,再次把刀刃塞进鲍鱼的缝隙中,这次他加快了动作,刀刃猛地一扭,只听“啪嗒”一声,那只大鲍鱼就被他撬了下来。
“成功了!”杜小强激动地举着那只大鲍鱼,像是得了宝贝一样。
“不错嘛,这次算学到手了!”赵文峰满意地点点头。
杜小强连连点头,手忙脚乱地把鲍鱼丢进随身带的网兜里,紧接着又盯上了第二只。
两人配合着,一人用刀撬,一人把鲍鱼收集到网兜里,干得不亦乐乎。
“文峰哥,你说,这鲍鱼能卖多少钱?”杜小强一边忙活一边问。
“鲍鱼啊,现在市价还不错。特别是你这种野生的,个头又大,拿去市场上一斤至少能卖一百多。”赵文峰回答。
“这么值钱?”杜小强瞪大了眼睛。
“可不,这可是赶海的好东西。不过咱们也不能贪心,今天收个十几斤就差不多了,留点给别人。”赵文峰语重心长地说道。
“明白,文峰哥,你放心,我懂规矩。”杜小强连连点头。
正说着,远处的海浪忽然打来一片大水花,淋得两人一身湿。
“哈哈,海浪来了!”赵文峰站稳脚跟,大声提醒,“小心别滑倒!”
杜小强晃了晃身子,笑着说:“没事,水还挺凉快的,正好冲冲汗。”
两人继续忙活了半天,网兜里已经装满了鲍鱼。杜小强一边看着满满一网兜的“战利品”,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文峰哥,这下可以回去了吧?”杜小强擦了擦脸上的水。
“行了,今天够本了。再说,太阳快下山了,赶紧收拾收拾,别让家里人担心。”赵文峰点头。
两人把工具收拾好,提着网兜往岸边走。走到沙滩上时,杜小强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礁石。
“文峰哥,这赶海真有意思,下次咱们还来呗?”
“当然,赶海就是得勤快。海货多的是,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捡到。”赵文峰笑着拍拍杜小强的肩膀。
“有你带着,我肯定能学到更多本事!”杜小强乐呵呵地说。
夕阳下,两人提着网兜,身影拉得很长。海风吹过,带着一股淡淡的咸味,似乎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
“对了,文峰哥,除了鲍鱼,咱们下次还能捡到啥好东西啊?”杜小强忽然问。
“多着呢,比如螃蟹、海参、石斑鱼,甚至还有海胆。不过每样东西都有捡的窍门,到时候我再教你。”赵文峰耐心地回答。
“好啊好啊!我可得多学点,以后说不定还能靠这手艺发家致富呢!”杜小强兴奋地说道。
赵文峰听了,摇摇头笑道:“发家致富不一定,但赶海能让人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好东西多得是,但都得靠自己去找,去拼。”
“小赵,你又来赶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赵文峰回头一看,是村里的老李头,背着个破旧的竹篓,手里拿着一个捞网。他笑着点了点头:“李叔,今天的海况不错,我估摸着能捞到些好东西。”
老李头呵呵一笑:“你小子运气总是比别人好,记得要多给村里分点啊!”
赵文峰大笑道:“那是自然,李叔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说完,他迈步走进了礁石区。这片礁石区表面看起来普通,但赵文峰知道,越是这种不起眼的地方,越可能隐藏着惊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