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峰哈哈一笑,捞起桶子里的另一只梭子蟹,晃了晃。“强子,赶海可不光是靠力气,脑子也得跟上。像这梭子蟹,喜欢躲在潮沟附近,你多注意水下的小洞和浮泥。”
杜小强点点头,似懂非懂。“看来以后还得多跟哥学学。”
赵文峰拍拍他的肩膀。“学倒是好学,但你得多用心。赶海可不是每次都这么顺利,碰上风浪大、潮水急的日子,别说海鲜了,能不能安全回来都是问题。”
“这话我信!”杜小强想起几个月前村里那次出事的事,脸色有点沉。“上回老李叔就是赶海太拼了,结果被礁石划伤,差点没回来。”
赵文峰点点头,语气变得认真起来。“是啊,咱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再好的收成也比不上命重要。记住,风浪大的时候千万别冒险。”
杜小强重重点头。“哥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这时,远处的潮水又涨了些,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的声音。赵文峰抬头看了看天色,天边已经泛起了橙黄色的光晕。
“行了,差不多得收工了,回去太晚不好。”赵文峰起身,把手边的工具收拾好。
“那我先把这些海鲜拿回去,回头再来找你!”杜小强拎起桶,满脸兴奋地往村子方向走去。
赵文峰看着他的背影,嘴角挂着笑,随后也背起工具往另一边走。刚走了几步,他忽然停下脚步,眉头皱了起来。
“奇怪,这片礁石怎么像是有人动过的痕迹?”赵文峰蹲下身,仔细检查起地上的脚印和碎石。
“谁会跑到这片偏僻的地方来?”他心里一阵疑惑,脑海里闪过一些可能性。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赵文峰回头一看,是村里的老张头,拄着根竹杖,背着个破旧的布袋子,走得气喘吁吁。
“文峰啊,这么巧,你也在这儿?”老张头抹了把汗,语气里有点紧张。
赵文峰点点头,随口问道。“张叔,这片地方你常来吗?”
老张头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闪躲。“偶尔来转转,看看能不能捡点东西。你小子今天收获不错吧?”
赵文峰眯起眼睛,盯着老张头的布袋,隐约看到里面装着一些零散的贝壳和几只小螃蟹。
“还行。张叔,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来这种地方可得注意点安全。”
“嗨,老骨头了,哪有那么娇气。”老张头笑了笑,掩饰性地摆摆手。
赵文峰没再多问,但心里多了一分警惕。
等到老张头离开后,赵文峰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地面,发现了一些碎裂的鱼网和几个空虾笼。
“看来最近有人偷偷在这里下网了。”他心里嘀咕着,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回到村子里,赵文峰把工具放回家,刚准备歇口气,杜小强突然跑了过来。
“哥,不得了了!刚才听村口老李叔说,咱村附近的礁石区,最近海警巡逻队来查偷捕了!”
“海警?”赵文峰一愣,立刻想起了刚才在礁石区的发现。
“对啊,听说抓了好几个人呢,都是什么外地人,偷偷下网捕捞,连鱼苗都不放过。”杜小强说着,脸上满是气愤。
赵文峰沉思片刻,低声道。“看来最近的情况比咱想的还复杂。强子,你记住,以后赶海的时候多长个心眼,发现什么异常一定要告诉我。”
“放心吧哥,我明白!”杜小强用力点头。
夜色渐深,村子渐渐安静下来,但赵文峰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总是浮现白天看到的那些痕迹。
“得找个机会,跟村里的几个老赶海人商量一下,不能让这些人继续破坏海洋资源了。”他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天一早,赵文峰就带着渔具去了村里的码头。果然,几个老赶海的正在聊天。
“文峰,你小子今天怎么这么早?”一个老汉笑着招呼道。
“刘叔,我想跟您打听个事。”赵文峰直接开口。
“啥事啊?”刘叔放下手里的烟杆,认真看着他。
赵文峰把昨天的发现和海警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刘叔听完,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文峰,这事你说得对,不能坐视不管。咱赶海人靠的就是这一片海,资源被掏空了,咱怎么活?”
另一个老汉也附和道。“是啊!咱得想个办法,不能让这些外地人为所欲为。”
赵文峰点点头。“要不这样,咱村组织个巡逻队,每天轮流去海边转转,一旦发现什么异常就第一时间报告海警。”
几个老赶海人听了,纷纷表示赞同。
“好主意!这样既能保护咱的海,又能让那些偷捕的人有所忌惮。”刘叔拍了拍赵文峰的肩膀。
从那天起,村里的巡逻队正式成立了,每天都有几个人在礁石区巡逻。赵文峰也加入其中,不仅自己认真巡查,还带着杜小强学习如何辨认可疑痕迹。
不久后,村子附近的礁石区恢复了平静,海洋资源也渐渐多了起来。每次赶海回来,赵文峰和杜小强看着满满的收获,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