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了!”赵文峰举起网兜,兴奋地喊道。
“峰哥牛!”刘大宝拍手叫好。
“这螃蟹够大,蒸一蒸味道肯定不错。”李红梅也满意地笑了。
“看来今天咱们运气不错啊!”杜小强挠了挠头。“要是天天都有这种收获就好了。”
“赶海哪有次次都大丰收的?”赵文峰收起网兜,意味深长地说。“赶海图的是乐趣,收获是其次。”
几人点头,随后继续在礁石间搜寻。
“峰哥,这边好像还有只!”
“红梅姐,你那条鱼别浪费了,继续引!”
“大宝,你别光喊,自己也动动手啊!”
笑声、喊声、嬉闹声在海边此起彼伏,太阳慢慢西沉,几人的桶渐渐满了起来。
“今天收工吧,时间也不早了。”赵文峰看着逐渐涨潮的海水。
“好啊,回去洗洗,咱们一起吃螃蟹宴!”李红梅提议。
“螃蟹宴!好主意!”杜小强兴奋地跳了起来。
杜小强闻言,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那行,回头我让我妈给你做顿海鲜大餐,咱哥俩再喝两杯!”
赵文峰点头,“行啊,不过记得加点姜蒜,去腥味儿。还有啊,别忘了加点料酒。”他说着就笑了,显然在取笑杜小强这方面的“手艺”。
“哎哟,哥你这是小瞧我啊!回头做完了我请你尝尝,看你还敢说我不行!”杜小强满脸不服气,拍了拍桶子,“那我先走了,天黑之前得回去,要不然我妈该催我了。”
赵文峰摆摆手,“去吧去吧,路上小心点,别摔了!”
杜小强答应了一声,提着桶子,迈开步子往村里走去。赵文峰站在沙滩上,目送着杜小强的背影,嘴角挂着一抹笑意。
海风吹拂,带着咸湿的味道。赵文峰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开始西斜了,海滩上的人渐渐少了。他活动了一下肩膀,提起自己的渔网,继续向前走。他的目光在浅滩和礁石之间游移着,寻找着还能收获些什么。
突然,他看到前方的水面上浮起了一些泡沫,附近还有几条小鱼蹦跳着。他心里一动,迅速放下渔网,小心翼翼地靠近。“这地方可能有货!”他自言自语,脚下的动作却一点不含糊。
渔网一撒开,他盯着水面,果然,没多久渔网里传来了挣扎的动静。他把网拉上来一看,居然是一条足有两斤重的红螯螃蟹。
“今天运气不错啊!”赵文峰咧嘴笑着,把螃蟹放进了自己的桶子里,“这么大只,够回去做个大菜了。”
就在赵文峰收拾渔网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哟,文峰,收获不错嘛!”
赵文峰一回头,就看到李大奎提着个竹篮,笑呵呵地站在不远处。“大奎哥,啥风把你吹过来了?”他笑着打招呼。
李大奎走近几步,把竹篮放在地上,“我来看看你这小子是不是又捡了啥好东西。刚才瞧你那螃蟹了,啧啧,真不小啊!”
赵文峰看了一眼李大奎的竹篮,发现里面装的东西也不少,有几条鱼,还有几只个头不小的蛏子。他笑着说,“大奎哥,你这收获也不差啊,今天这片海滩真是给面子。”
“嘿,这不也是托了你的福嘛。”李大奎摆摆手,“对了,晚上有空没?我们几个哥们准备聚聚,喝点酒。”
赵文峰挠挠头,有点犹豫,“今晚不行,我妈让我早点回去,家里还有点事儿呢。”
李大奎点点头,“那行,改天再聚。对了,听说村东头那片新开了条海沟,水里有不少大家伙,要不要改天一起去看看?”
赵文峰眼前一亮,“村东头?什么时候的事?”
“也就是上个礼拜,听说前几天还有人捞上来了一条十斤重的石斑鱼。怎么样,心动了吧?”
赵文峰点头,“心动是心动,不过那片海沟可不好走,得提前准备一下。”
李大奎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这么定了,回头我喊你一起。你可别掉链子!”
“放心吧大奎哥,到时候肯定少不了我。”赵文峰笑着答应了。
天色渐暗,赵文峰终于收拾好渔具,提着桶子往家走去。路过村口的时候,他看到村里的小孩们正围在一起玩耍,几个老人坐在门口聊着天,远远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显得格外温馨。
“文峰,今天赶海怎么样?”一个老人朝他挥了挥手。
“还不错,捞了几只螃蟹和一些小鱼。”赵文峰笑着回答,“回头给我妈炖个汤!”
老人笑着点点头,“你小子还挺孝顺,回家路上小心点啊。”
“谢谢李叔!”赵文峰应了一声,加快了脚步。
回到家,厨房里传来阵阵香味,赵文峰的母亲正站在炉灶前忙碌着。见儿子回来,她抬头笑道,“回来了?今天收获怎么样?”
赵文峰把桶子放在地上,扬了扬手中的大螃蟹,“妈,你看,这可是今晚的主角!”
母亲瞪了他一眼,“你就知道捡这些硬壳的东西,待会儿吃饭别光顾着喝酒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