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可真是个大家伙!”李大海瞪大了眼睛,“老赵,这回咱俩发了!”
赵文峰把海鳗塞进装鱼的网袋,拍了拍手:“这可是今天的重头戏!晚上用姜葱蒸了,这味儿绝对鲜美!”
“行,晚上我带两瓶酒过来,咱哥俩好好喝一场!”李大海大笑道。
两人继续在滩涂上寻找,潮水渐渐退去,礁石间的空隙里露出了更多的海货。赵文峰和李大海配合默契,捡了几笼蛏子,还在一个小水坑里抓住了两只拳头大小的章鱼。
正当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往回走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呼喊:“喂!大海,老赵!快来,这边有条大黄鱼!”
赵文峰抬头一看,原来是同村的老刘,他正站在另一块礁石上,挥舞着手臂。
“大黄鱼?真的假的?”李大海一听,眼睛都亮了。
“老刘还能骗咱?”赵文峰背起网袋,快步赶过去。
到了地方,他们才发现老刘说的大黄鱼正被困在一个天然的小水潭里。这条鱼全身金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足有半米长,看着少说也有七八斤。
“这可是稀罕物!”赵文峰忍不住感叹,“咱们赶海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大的黄鱼!”
“别废话,赶紧下手!”老刘急得直跺脚,“潮水要涨了,再不抓就跑了!”
赵文峰和李大海连忙商量对策。水潭虽然不深,但黄鱼力气很大,稍不留神就可能让它逃回海里。
“我去吸引它的注意力,你们俩从两侧包抄。”赵文峰提出计划。
“行,就这么干!”李大海点点头,三人迅速行动起来。
赵文峰用一根长竹竿轻轻搅动水面,黄鱼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游到一侧躲避。这时,李大海和老刘趁机从两侧伸出网兜,一左一右将黄鱼夹在中间。
“快收!”赵文峰一声令下,三人合力将黄鱼兜住。鱼在网兜里拼命挣扎,水花四溅,但最终还是被牢牢困住。
“哈哈哈,抓住了!”老刘兴奋得跳了起来,“这一条鱼少说得值上千块!”
赵文峰擦了把脸上的水:“咱们这一趟可真是满载而归!大海,晚上咱家开灶,把这黄鱼炖了吧。”
“妥了!”李大海咧嘴一笑,“酒我多带几瓶,咱哥几个不醉不归!”
三人满心欢喜地把收获装好,抬头望去,夕阳正缓缓沉入海平面,海面一片金红,映衬着他们疲惫却满足的笑脸。
晚上的盛宴
晚上,赵文峰家的院子热闹非凡,灯光下摆满了新鲜的海货。姜葱蒸海鳗、清蒸大黄鱼、香煎海蟹、爆炒章鱼……一道道菜香气扑鼻。
“大海,老刘,咱今天这顿可是实打实的赶海宴!”赵文峰端起酒杯,“来,先干一杯!”
“干了!”三人举杯痛饮,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饭桌上,李大海抹了抹嘴巴,忽然神秘兮兮地说:“老赵,老刘,你们信不信,这片海还有更大的宝贝?”
“什么宝贝?”赵文峰放下筷子,饶有兴趣地问。
“我听说,海底有个地方藏着一个珊瑚洞,里面有一种特别罕见的红珊瑚,能卖大价钱!”李大海压低了声音。
“真的假的?”老刘半信半疑,“这要是真有,咱可得去看看!”
赵文峰熟练地将黄鱼从网兜里倒进了一个半满的塑料桶里。黄鱼刚一入水,猛地扑腾起来,溅得桶边都是水珠。李大海见状,赶紧盖上桶盖,用两块石头压住。
“这家伙劲儿还挺大,差点蹦出来!”李大海擦了擦额头的汗。
赵文峰指了指周围的海水:“再搅几下,试试能不能再引出来一条。”
“行,我来吧。”老刘从赵文峰手里接过竹竿,缓缓搅动水面,动作轻柔而有节奏。
水中的神秘动静
没过多久,果然又有一条黄鱼被吸引了过来。它小心翼翼地从岩缝间探出头来,似乎对竹竿在水中的晃动充满了好奇。
“来了,来了!你们准备好!”老刘的声音低低地喊了一句。
赵文峰和李大海立刻摆好姿势,手里的网兜像是随时待发的弓箭。
“等它再靠近一点……好,动手!”赵文峰一声令下。
三人配合默契,几乎在同一时间伸出了网兜。黄鱼刚反应过来想逃,却已经被困在了两张网之间。
“又一条!不错啊!”老刘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今天运气真不错,看来咱们选对地方了。”
寒暄与计划
李大海笑着接话:“这片水域可不一般,据说以前附近的渔民都靠这儿打鱼呢,只不过后来大伙都用大船出远海了,这儿反倒少人来了。”
赵文峰点点头:“正因为少人来,鱼才多。不过赶海这事儿靠得不只是运气,还得靠眼力和技术。”
“你还别说,赵哥,你这竹竿搅水的法子还真灵。”李大海忍不住感慨,“比起直接撒网,效果好多了。”
赵文峰笑了笑:“这不是我发明的,我爷爷那辈儿就这么干。竹竿搅水既能引鱼,也能吓鱼,关键是手上得有分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