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海螺挺肥,拿去饭店绝对受欢迎!”赵文峰笑着说道,又把螺递给杜小强,让他装进桶里。
两人继续沿着礁石翻找,不一会儿便又收获了几只海参和一些小螃蟹。杜小强蹲下身,看着手里抓到的一只青螯蟹,乐得合不拢嘴:“峰哥,这螃蟹够大了吧!回去炖一锅肯定香!”
赵文峰也露出满意的笑容:“是不错,不过这玩意儿不好抓,小心别让它夹了手。”
杜小强得意地摇了摇手中的螃蟹:“放心,我早有经验了。”
正当两人忙得不亦乐乎时,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喊声:“喂,文峰,小强!”
两人抬头一看,是村里的老郑头提着个小桶朝他们走来。
“老郑叔,您怎么也来了?”赵文峰迎上前问道。
老郑头笑呵呵地说道:“今儿个天气好,我也想赶点海货回去尝尝鲜。不过你们俩小子还真厉害,这么快就捞了这么多。”
杜小强挠了挠头,憨憨地笑道:“郑叔,我们也就运气好,碰上了鱼群和好潮。”
老郑头点了点头,目光忽然停留在他们的桶里,啧啧赞叹道:“这条黑头鱼不错啊,回去要是红烧了肯定好吃!”
赵文峰哈哈一笑:“郑叔,您要是喜欢,回头我给您送一条过去。”
“那敢情好啊!”老郑头爽朗地笑了笑,又说道,“你们小子真是厉害,现在年轻人都往外跑了,就你们还留在村里守着这片海。我跟你们说,这片海养了咱们一代又一代人,千万别小瞧它!”
赵文峰认真地点点头:“郑叔,您说得对,这片海就是我们的根,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干,就不怕饿肚子。”
老郑头满意地拍拍赵文峰的肩膀:“好小子,有志气!行了,我也去那边转转,你们继续忙。”
目送老郑头走远,杜小强感慨道:“峰哥,郑叔说得真是有道理。这片海就是咱们的宝藏,得好好珍惜。”
赵文峰点点头,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的海面:“是啊,这片海养育了咱们,也要靠咱们去守护和发掘。小强,咱们一起努力,把这片海的财富变成我们的未来!”
太阳渐渐西斜,两人继续忙碌着,一桶接一桶的海货渐渐装满了车。等到潮水开始回涨时,他们才满载而归。
车子行驶在回村的路上,杜小强兴奋地规划着:“峰哥,等把这些卖了,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添置点新设备?比如那种大点的冷藏箱?”
赵文峰思索片刻,点头道:“这个想法不错,有了冷藏箱,咱们就能保存更多的海货,销路也能扩展到更远的地方。不过先得看看这次能赚多少再说。”
赵文峰咧嘴一笑,“还是大哥教得好!我按照你以前的方子改了一点,加了点海虾粉进去,想试试看能不能对那些黄鱼更有吸引力。”
“加海虾粉?”赵文喜眼中露出一丝赞赏,“这个想法不错。黄鱼最喜欢的就是这些鲜味强的东西。要是这次能钓到大的,回头我们就多弄点这配方,专门用来钓黄鱼。”
“那可得看今晚的运气了!”赵文峰把饵料重新装进桶里,抬头看向天空,“天气倒是不错,月亮也够亮,今晚肯定有收获。”
赵文喜拍拍他的肩膀,“别光靠运气,技术也得跟上。海里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骗的,尤其是那些吃过几次亏的大鱼。”
“是是是,大哥教训得对!”赵文峰笑着点头。
两人忙活了一阵,把所有装备都装进小船里。夜色渐深,海面渐渐平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海鸟鸣叫。
“走吧!”赵文喜一声招呼,两人推着小船下了海。
夜晚的海上,凉风习习。赵文峰划着桨,船轻轻滑过水面,留下浅浅的波纹。他看着赵文喜熟练地整理着钓竿,忍不住问道:“大哥,你说这片海域的鱼群是不是最近少了?上次来的时候,忙活了大半夜,才勉强够一筐。”
赵文喜抬起头,眯着眼看向远处的海平面,“鱼群是少了些,不过不光是这里,整个沿海都差不多。前几年捕得太狠了,连些幼鱼都没放过,现在想多钓点,得花更多心思才行。”
“是啊。”赵文峰叹了口气,“咱们这代人赶上海边长大,总想着海里的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真到了现在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啊。”
赵文喜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所以现在我们才得更讲究点,不能光想着量,还得讲究方法。今天这片海域我早就观察过了,晚上潮水退得慢,附近有几个水下礁石,那些大鱼最爱在这附近徘徊,今晚应该有戏。”
赵文峰闻言眼前一亮,“大哥,这么说我们选对地方了?”
“那是当然,”赵文喜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只要咱们方法对,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船渐渐停在了目标海域。赵文喜熟练地撒下一张网,而赵文峰则开始准备钓竿,把饵料小心翼翼地挂在鱼钩上,随后将钓线抛入水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