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刚苏醒过来反扑我们,他吓得跟兔子见到猎人的狗一样,亡命的奔跑。
这一逃跑就是十多年,他倒好,去凯达尔市读大学,我们几个在东海市以为苏晓刚被打死了,吓得连大门都不敢出。幸亏,在警察来的时候,我们几个异口同声说是在护城河边玩赛车互相碰撞了。
嘿嘿,总算逃过一劫。“
谢昊明毫无敬畏之心,把这件事说得绘声绘色。
像个功臣在叙述获胜经历,回忆起情绪异常兴奋。他忘了,几个人在被警察询问时,担心苏晓刚真的被自己打死。有的准备投案自首,有的准备花钱私了,有的跟郑海鹏一样,想一走了之,来个人间蒸发。
那年头,甭提逃到国外,哪怕逃到外省,只要不在当地派出所辖区之内,就没有人追查你犯了什么事。太忙了,大家都在为生计奔走相告。
郑海鹏何其尴尬,令姚欣怡见了认为自己对郑海鹏看法始终没有错。
苏小三跟谢昊明两个人不说,她听过郑海鹏解释,即便郑海鹏没有欺骗她,在姚欣怡看来,对郑海鹏这样人本来就不可信任。对郑海鹏的不懈怠,好像来自骨子眼里那种刻骨铭心。
以前是这样,现在,虽然有所改观,可能是因为爸爸妈妈介入。
再一个就是因为自己长大了,对来自外因某些现象有个充分认知。不像中学时代,凭感情用事。现在是看不惯的不看,但不至于不留面情当场揭穿。与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客观看待问题,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人成熟象征。
姚欣怡能掌控钻石大王企业在全球分布情况,不是一朝一夕靠她爸爸妈妈因材施教得出来。
而是他自己善于动脑筋看待问题,擅长用实际行动去体验每一个自己认为正确与否结论性的决定。不经自己亲历实际生活体验,她绝不轻易下结论。
姚欣怡说话办事能得到众人信奉不是因为她是钻石大王女儿,亦或因为她是董事长有人怕她才不得不委曲求全,阿玉奉承。不是这样的,她小小年纪,能悟透人性弱点,这就是姚欣怡赢得大家尊重资本。
苏晓刚听得他们左一个苏晓刚右一个苏晓刚叫着,有点不适应。他们口中苏晓刚,不是自己他心知肚明。
只是听起来仿佛有几分跟自己相似之处,特别是提到苏晓刚跟姚欣怡情况,他特别凝神瞩目。只记得自己收到大学入学通知书之后,从天而降喜悦,令他对自己参加高考时脑海里尚有一些记忆。
但已模糊不清,没什么概念。对于为什么要高考,又为什么会考上。接到入学通知书,他脑海里一片空白。直到坐到校室,他才找回某些熟悉东西。比如,按时完成课外作业。上早自修晚自修,军训,包括体育、音乐课等等。
他微笑着听郑海鹏等人讲故事,有些为了附和,不得不辅以微笑。别人对苏晓刚并不关心,能对苏晓刚过目不忘人,莫过于郑海鹏。
苏小三说话也好,谢昊明说话也罢,郑海鹏一双眼,总离不开 苏晓刚一张脸。
人的感觉就是这么奇妙,要说他们几个认识高中时候苏晓刚,跟现在苏晓刚几乎不分彼此。奇怪的是,他们当着苏晓刚面,说起曾经怎么对待当初苏晓刚,他却没半点反应。
好像对他们几个讲故事,一无所知。这就不能判断现在苏晓刚并非当初苏晓刚,即便他们俩身上有好多相似点。看来,郑海鹏想法多余了。包括姚欣怡,对现在苏晓刚也是茫然失色,失落感陡然上升。
"苏先生,你可千万不要误会,我们说苏晓刚是高中时代我们同学,跟你没关系哈!"薛峰跟郑海鹏在一起,那种独当一面,技高一筹,高人一等的外表现象,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
怪不得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学好事,跟叫花子你就得学流言蜚语。苏晓刚也没在意他们说的是谁,即便是他苏晓刚,也能一笑了之。根本不会跟他们几个打口水仗。
苏晓刚这个人喜欢做实事,不喜欢弄虚作假,言不由衷。
"哦,没事,我是为了照顾姚总。不是害怕她一个人无聊,我就去克利集团公司上班了。你们说什么我也插不上嘴,在这里待着也是多余。同名同姓人多得去了,我没那个心思去在乎所有提到苏晓刚名字的人。
你们,尽情去回忆,去聊天,我做我该做的事。姚总不发话,我总是要守在这里。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嘛,如果诸位感觉我碍着你们了,可以去医院后花园,我这里事太多了。你看,你们送来东西我还要给姚总抱回家。"
苏晓刚根本没有闲着,从他们进入病房开始聊天时候起。
"郑海鹏,你在我们家好像没跟我说起有苏小三跟谢昊明两个人在内哎?如此说来,你还有好多事瞒着我是吗?"听姚欣怡口气,好像郑海鹏不应该对她姚欣怡有什么事瞒着。
苏晓刚听到这里,感觉自己在姚欣怡身边有些多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