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经验主义的陷阱和老三论

作品: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作者:贰仙|分类:都市|更新:2025-01-01 04:27:13|字数:4342字

人总说跳出思维的窠臼。

可思维的养成本身就是一种枷锁,无所谓枷锁本身。

大多数人都很迷信经验的力量,正所谓:

“我吃的饭比你吃的盐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而且这种观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持经验论据的人会越来越笃行自己一直以来坚守的所谓“信念”。

然而实际上。

所谓的经验并非始终能够完美地套用到接下来的每一个情境之中。

这就如同那句俗语:“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曾经,这句话以其看似疑问实为肯定的独特句式广为流传。

但放在当今社会,这种说法早已颠倒过来,更恰当的表达应该是:

“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

经验自身具备着持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特性,正因如此,它所呈现出的价值和作用往往是相对而言的。

不过与此同时,经验也存在一定的稳定性。

正是这种相对稳定的特质,使得人们很容易对其产生依赖甚至崇拜之情。

当我们过度依赖经验时,便会逐渐形成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定式犹如一道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住我们的想象空间,进而致使创新能力逐步下滑。

毕竟,思维一旦被框定在特定的经验范围内。

要突破这个限制去思考那些超出常规的事物将会变得异常困难。

正如哲学中的观点所言:“任何肯定即否定。”

也就是说,当我们过于笃定某一经验的正确性时,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自动屏蔽了其他可能存在的可能性。

尤其当我们沉迷于过去积累的经验时,这种惯性思维更容易将人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里。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曾说过:

“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徐行现在还是会下意识的拿道教框架里的东西去套现有的东西。

“明明求导过程完全不一样嘛,这有什么可比性的… …”

徐行摇了摇头,暗暗提醒自己:

别真气沾了“真”字就潜移默化的把丫当玄学来看待,要时刻警醒这玩意儿就是一种高级能量罢了。

重新把注意力拉回到如何更高标准的凝聚第二枚信仰印记上。

当然。

他花这么大的心思思考这个,可不单单是为了三齐。

确实,如果三齐获得足够的自保能力自己肯定能更省心。

但最关键的是。

因为下一枚信仰印记与元初信仰印记的继承关系,如果一二级系统之间的过渡不平滑的话,必然会导致后续的三四级系统越来越弱,这个是一定的!

就好比从一个大水池里往外舀水,你第一件工具就拿个蘸碟,后续该咋办呐?!

… …

没搭理三齐的诧异,徐行快速翻阅之前收藏的一堆关于现代科学的资料。

如果从应用科学的角度来看修真的话,实操方面的内容其实是大于理论的。

这就像是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默认使用英文作为发论文的第一语言的话。

那学习英文就是掌握前沿科技的重要工具之一。

当然,真气这玩意儿可分辨不出来文字的区别。

自己之前的“火火火火火、fire、fire、fire”也只是戏谑之作。

之所以符箓云篆能奏效,那是因为万千次实验通过后的“专利”技术而已。

外观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是只是为了防伪。

“那科学修真这玩意儿,几乎横跨了生物、物理、医学、药学、材料学、冶金学,甚至声学、概率学等一系列的学科,要想最大限度的统筹这些学科的关系,那便需要一门横断科学来勾联… …等等,横断科学?”

徐行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这个词,也不记得是从哪篇科普文章里剽来的。

但不要紧,他已经摸到了线头了!

快速打开某度,横断科学的词条立即出现在眼前。

他立马便注意到词条下三门学科的名字:

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

(由于逻辑学、数学、统计学、计量学都是可以横行于各个自然、社会、抽象科学中的知识系统,它们已经是横断科学的重要成员)

… …

“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

被称为老三轮的三门学科,它们虽然仅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在系统科学领域中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是应用科学的指路灯都不为过。

看到这种解释,徐行好奇心大增!

原来除却具体学科外,还有这么这么一种说法?!

立刻查询各词条的内容:

所谓信息论,是运用概率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通信系、传输、密码、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学科。

这玩意儿相当于应用科学的底层逻辑,毕竟现代的一切科学都逃不开应用数学。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

数学是火,点亮物理的灯;物理是灯,照亮化学的路;化学是路,通向生物的坑;生物是坑,埋葬了理科生…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方便以后阅读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第276章 经验主义的陷阱和老三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第276章 经验主义的陷阱和老三论并对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