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枝算了算,他们干三天就差不多,进献百口大缸的药汁,给每家发一个竹筒就好。
“行,爹帮你,等忙完,咱一道回村看看。”
虽然他给村里送口信,说了治理黄疸病法子,但还想去亲自看看。
木山村才是他们一家的根。
当天下午,陆捕头就开始带人来搬运药汁了。
看着大缸,陆捕头直皱眉:“不是按竹筒发吗?”
“嘿嘿,这不是一时买不到那么多竹筒吗?劳烦你们发的时候,再分一次。”方铜憨笑。
陆捕头信他才有鬼,明显是舍不得花钱买。
接连三天,不仅秦家人,二娃他们忙的团团转,府衙的一众衙役也累瘦一圈。
谁懂啊,他们得带竹筒,来秦家一罐罐分好,再用牛车分给各县。
竹筒当然是县衙出的钱,但这活也繁琐啊。
主要是大缸实在难运,太重,放牛车上,就不能拉人了,牛拉不动。
大缸还容易摔喽。
终于,所有药汁都运走。
方铜给闺女请假,带他们回村了。
淮安府上下都已经动起来了,县令召集里正们开会,提到小麦黄疸病的事,严格要求治理。
草木灰水,和药汁,一天喷五次,要连续半个月。
哦对,喷洒要注意量,别一次性倒太多水,反而给小麦淹死了。
木山村干的最早,谁让他们最快发现。
一开始是方铜托人传信,说的法子。吕大棍两口子根本不听。
天天蹲地头,拢着袖子看大伙忙碌,说他们白费功夫,瞎折腾,小麦看着绿油油,挺好的。
后来县里发公告了。
老村长一听这什么病传染,也就是全村防治,吕家不管,也会威胁大家伙的小麦。
就跟里正反映了下,治下有个不肯配合的村民。
里正带了俩衙役来跟吕大棍唠的,不到半刻钟,两口子就去地里忙活了。
里正说了,不配合的,就是心怀不轨,害全县百姓,衙役直接抓走。
两口子哪敢作妖啊?其实要有人早告诉他们,县令让整,他们直接就听话了。
根本用不着威胁。
对此,老村长哼哼,真当他这村长没排面?县里出公告还得屁颠屁颠告诉你?
不好好整治下吕家,真以为他吃素的?
里正也把两口子当典型,去各村讲话时候,就拿他们做反面例子,说一说。
一时间,十里八乡都知道木山村吕家。
吕大棍亲家,深觉得丢人,于是上门把自个闺女接走了。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