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韩信所筹之策,项羽遣人自齐地经海路,沿海岸线直趋箕子朝鲜。
以宗主国之姿,勒令箕子朝鲜出兵之际,项羽亦对中路、西路做了详加部署。
既已部署,项羽遂命韩信统三十万楚军为夺邯郸之主力。
而西路奇袭大月氏之任,项羽决意亲率大军前往。
对此安排,诸王与诸将军多未置喙。
然于抽调将领赴秦地之际,一直缄默不语之项声,却率先挺身而出。
“陛下,奇袭大月氏之重任,小王愿领军前往。”
项声此举异于平常,众人皆一脸惑然。
率骑兵突袭大月氏,貌似简易,实乃扭转战局之关键所在。
其任务之重要,不言自明,且须率骑兵前往作战。
项声虽为九江王,然统骑兵作战之经历,素未有之。
众人皆惑之时,项羽亦颇感茫然。
论统骑兵之经验与用骑兵之战术,楚军中孰能出自身其右。
再者,即便己身不往,亦绝无可能轮到项声。
且不论他人,即钟离昧、灌婴,亦皆为骑兵作战之行家。
项声毛遂自荐之举,着实令项羽深感困惑。
他凝视项声,神色稍显凝重。
“九江王,寡人欲亲率大军出征,…汝莫非未能领会?”
项声环顾众人投来的好奇目光,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陛下,小王虽非骑将出身,…呃,…恳请陛下信任小王。”
“…信任?”
项羽暗自沉吟一声,他略作迟疑,对项声的行为愈发难以捉摸。
“九江王……”
“陛下,…小王愿立军令状。”
“…立军令状?”
项羽神色一震,龙苴赶忙上前扯了扯项声的手臂。
“九江王,陛下欲亲征大月氏,…汝岂不知陛下之意?”
龙苴的善意提醒,项声仅侧目轻瞥一眼,他仿若未闻一般。
再次看向项羽,他躬身施礼。
“望陛下应允!”
在项声的再三请战下,项羽略有踌躇。
此战,大月氏方向至关重要。
攻克大月氏,方可收复赵、代、燕三地。
即便自己不去,最为合适的人选也绝非项声。
然项声态度决然,又于众人面前屡屡请战,这使项羽心生疑虑。
“九江王,汝执意前往大月氏,…难道不知西路任务艰巨?”
【“陛下,此战非小王不可,不则……”】
【“…不则?…不则如何?”】
项声微微抬头,他双眼已然泛起了泪花。
“望陛下成全!”
“…呃,这……”
眼看项羽面露难色,久久未给出答复,韩信上前俯身道:“陛下,据小王同九江王多日相处看来,九江王确有其才。九江王既主动请缨,呃,陛下不妨……”
看了一眼韩信,项羽又寻觅一番蒯通。
只见蒯通独自坐在远处,他一副闭目养神的模样。
收回目光时,项羽微微点头。
“九江王请战之心决绝,韩亲王亦有赞同之意,…呃,…奇袭大月氏之责便交于九江王!”
“谢陛下成全!”
话已说出口,项羽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
接下来,为了确保西路万无一失,项羽特意做了精密的部署。
首先,在楚军原有三万骑兵的基础上,项羽又将灌婴训练的两万骑兵一并交给了项声。
另外,在将领方面,项羽更是将所有骑将全部调给了项声。
在项羽的亲自选拔下,龙苴、桓楚、虞子期、灌婴,甚至连楚王钟离昧也一并归属项声调遣。
命令下达后,项声随即带领众将领前往了秦地。
目视项声离去的背影,项羽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在记忆中,项声与虞子期一般,皆为寡言少语之人。
项声虽在人情世故方面处理得当,然今日之反常举动,着实令人费解。
待众多将领随项声离去后,项羽收摄心神,对楚军的部署稍作调整。
自项声率五万骑兵奔赴秦地,此地的楚军仅余二十五万兵力。
为保中路无虞,他即刻将钟离昧麾下的五万兵力调回。
至此,四十万楚军分作两路。
中路,是以项羽、韩信为首的三十万楚军。
西路,则是以项声、钟离昧为首的五万骑兵与五万步兵。
兵力部署已定,项羽随即又将此处的三十万楚军分为左、中、右三路。
三十万楚军背依黄河,中军二十万楚军由项羽、韩信统领,左路五万由项庄、季布负责,右路五万则由田横、周兰、曹参统率。
至于楚国内部,项羽深思熟虑后,亦做出了缜密的安排。
其中,彭城交由令尹项他全权负责,并命中车府令芈洪、李左车从旁协助。
而南方与百越、西南诸国交界之处,则全权交由项冠、芈家世族镇守。
一系列调令颁布完毕,项羽才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
接到调令,韩信、项庄、田横旋即带人奔赴驻地。
众人离去后,中军大帐内只剩下了项羽和蒯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