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的职务是掌管判断里人之间的监狱诉讼,调和里人之间的矛盾,遇到比较重大的事情,乃需详细报告到县里,因此刘邦与一班县吏互相往来。交往莫逆的就是沛县的功曹,姓萧名何,与刘邦是同乡,熟悉法律典籍。(是汉初三杰之一的人物)
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借官吏的职权袒护他。刘邦当了亭长,萧何也经常在身边指点他。刘邦曾以官吏身份到咸阳参加徭役,其他同事都送给他三百钱路费,唯独萧何给了五百。 秦朝的监郡御史交给萧何的事务,萧何都办理得井井有条。因而被提拔为泗水郡的卒史,政绩又考评为第一。于是御史想向朝廷推荐征调萧何,萧何一再请辞,才得以不去朝廷任职。
另外与刘邦交好的是曹参,是沛县人。在秦朝时期任职沛县的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官吏(可能为典狱长),萧何则是沛县的主吏,两人都是在沛县里面颇具权势的豪吏。
刘邦当了泗水亭长约莫好几年,已是壮年,却还没有家室,只因为刘邦原是好色人物,除了喜欢喝酒之外,就是喜欢到那些娼馆中做些寻花问柳,聊捉蜂引蝶的勾当。里人岂没有好女子?只因为刘邦向来随性惯了,不愿意成婚,感觉这样自由随便更好,可以随自己心意所欲,可以花天酒地,就省了很多养妇人的钱了。
单父县人吕公迁居到沛县时,因与沛县的县令要好,沛县之中的豪杰官吏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里的主吏,掌管收礼事宜,他限定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钱的,坐到堂下。”
亭长刘邦认为沛县诸官吏也没什么了不起,就填上献礼为“贺钱一万”,其实根本就没带钱来。吕公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觉得刘邦将来定是个不凡人物,因此引入堂内就座。萧何告诉吕公:“刘邦只会说大话,没什么成就。”但是吕公不以为然。刘邦坐在上宾座位后,就大声调侃其他沛县官吏。
宴会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吕公对刘邦说道:“我很会看面相,但是没看过像你这么相貌不凡的人物,我有个女儿(即吕雉),希望你愿意接受她当你的糟糠妻。”
事后,吕公的妻子吕媪很生气,说:“你以前说你这个女儿很难得,一定要嫁个非常好的丈夫。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你还不肯嫁女儿,居然要把她嫁给刘邦!”吕公说:“这不是你妇人家懂的事。”还是决定要把女儿吕雉嫁给刘邦。
吕公的妻子虽有烦闷之言,毕竟还是妇人,也不好和丈夫争辩,只好听从丈夫吕公的话,和女儿吕雉商量和刘邦的婚事。女儿吕雉虽然不理解父亲吕公安排的这个婚事,但是和父亲交流之后也就答应了这个婚事。于是吕公就和刘邦定下了结婚的吉利日期,到了定好的日子,吕公让女儿吕雉装束整齐,送上彩礼,跟着刘邦同去。刘邦回转家门,迎接过门的妻子吕雉,行了夫妻对拜之礼,又见过了刘太公和刘媪,便引入洞房。
刘邦揭开妻子吕雉的头盖,但见妻子吕雉果然是娇媚面容,的的确确是一个美丽女子。刘邦很是欢喜,于是拉着吕雉的手,同上床榻,龙凤和弦,鱼水之欢。吕雉与刘邦成婚后,先生下女儿鲁元公主。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吕雉生下儿子刘盈。
却说刘邦得于婚配吕雉,夫妻虽然相亲相爱,但是奈何刘邦是一个登徒子一流的人物,怎么会单单只留恋吕雉这一美色?况且刘邦从前在酒色场中厮混,免不得与区藕断丝连的。之前刘邦闲逛,巧合下遇见一个楚楚动人的女子,曹氏,二人郎有情妾有意,合了一场露水情缘,她却比刘邦正妻先有孕,到了分勉,生了一个男孩,叫刘肥。只是外妇。
刘邦任职亭长时曾请假回家务农,吕雉和两个孩子在田间锄草,有一位过路老人向其讨水喝,吕雉还留他吃了饭。
老人看了吕雉的面相,赞道:“夫人是天下贵人。”吕雉请他给两个孩子看相,他看了刘盈,说:“夫人之所以能成为贵人,是因为有这个儿子。”他又看了鲁元公主,也说将来是位贵人。
老人走后,刘邦从另一间田舍归来,吕雉向他说:“那位老人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贵之相。”
刘邦问老人在哪,吕雉说:“其走未远。”刘邦追及老人,求问自己的生相。老丈说:“刚才说夫人及令郎等生相大贵,都是由于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贵不可言。”刘邦连忙称谢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说,我永远会记住您的指点之恩。”
这个老人其实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弟子铁拐李所变化也。
据说将来到刘邦登基后,这位老人早已不知去向。
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骊山也会被按罪被杀。于是走到丰县西的涸泽地带就停下来,饮酒大醉,夜里干脆就把剩下的所有农民都放了。并且对他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从此也要逃跑了。”这些农民中愿意跟随刘邦的有十多个。刘邦带醉行走在丰西泽中,让一个农民在前面探路。这个人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挡路,我们还是回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