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接着说道:“如今燕国、赵国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攻打下来,而田广占据着幅员千里的齐国,田间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屯兵于历城,各支田氏宗族都力量强大,他们背靠大海,凭借黄河、济水的阻隔,南面接近楚国,齐国人又多诈变无常,您即使是派遣数十万军队,也不可能在一年或几个月的时间里把它打下来。我请求奉您的诏命去游说齐王,让他归汉而成为东方的属国。”
汉王刘邦回答说:“好,就这样吧!
汉王刘邦听郦食其说自己自愿去招降齐王,省得劳兵。汉王刘邦回答说:“好的,就这样。”
汉王刘邦于是再次出兵据守敖仓,同时派遣郦食其前往齐国。
是时齐王为谁?就是田横兄弟之子田广,即田荣之子。由田横拥立起来,田横为齐相,佐田广守齐。齐国经过城阳一役,严兵设戍,力拒楚兵。楚霸王项羽为了彭城失守,南归败汉,嗣后专与汉王战争,无暇顾齐。就是留攻城阳的楚将,也因齐地难攻打下来,次第调归,所以齐国之地已有年余,不遭兵革。至韩信募兵进击齐国,颇有风声传入齐都。齐都便是临淄城,齐王田广与齐相田横,由城阳还都故土,一听闻韩信将要来攻,亟遣族人田解,与部将华无伤等,带同重兵,出戍历下。
可巧郦食其奔驰至齐国,求见齐王,齐王田广便即召入,两下相见,郦食其就进说道:“方今楚汉相争,连年未解,大王可料得将来结果,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
齐王田广说道:“这事怎能预料?”
郦食其说:“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可以保全下来,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归向的话,那么齐国就不可能保全了。”
齐王田广问道:“天下人心究竟归向谁呢?”
郦食其说:“归向汉王刘邦。”
齐王田广又问:“老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呢?”
郦食其语重心长、徐徐回答道:“汉王和项王并力向西进军攻打秦朝,在义帝面前已经明白地约定好了,先攻入咸阳的人就在那里称王。汉王先攻入咸阳,但是项王却背弃了盟约,不让他在关中称王,而让他到汉中郡为王。项王迁徙义帝并派人暗杀了他,汉王听到之后,立刻发起蜀汉的军队来攻打三秦,出函谷关而追问义帝迁徙的处所,收集天下的军队,拥立以前六国诸侯的后代。攻下城池立刻就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了财宝立刻就分赠给士兵,和天下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才能超群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劳。诸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来投归,蜀汉的粮食船挨着船源源不断地顺流送来。而项王既有背弃盟约的坏名声,又有杀死义帝的不义行为;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着,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掉;将士们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没有谁得到重用。”
郦食其慢条斯理地接着说道:“项羽对有功人员刻下侯印,在手中反复把玩,不愿意授给;攻城得到的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赏赐给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才都投归汉王,汉王安坐就可以驱使他们。汉王带领蜀汉的军队,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上党精锐军队,攻下了井陉,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河北魏豹,占有了三十二座城池:这就如同所向无敌的黄帝的军队一样,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现在汉王已经据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堵塞了太行要道,扼守住蜚狐关口,天下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灭掉。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是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
齐王田广闻言,觉得很有道理,乃答说道:“寡人依言归汉,汉兵便可不来么?”
郦食其说道:“仆此来并非私行,乃由汉王顾惜齐民,不忍涂炭,特遣仆先来探问。如果大王诚心归汉,免动兵戈,汉王自然心喜,便当止住韩信,不复进兵。尽请大王放心!”
郦食其此时可谓踌躇满志,哪知后来偏不如此。
齐国丞相田横在旁边接话说道:“这也须由先生修书,先与韩信接洽,方免他的忧虑。”
郦食其毫不推辞,就索来了书笺,写明了情况,请韩信不必进兵,即差从人携带书信,偕同齐国使者,前往报告韩信。此时韩信正招足赵兵,东至平原,接着郦食其的书信,展开书信,阅读一周,即对着来使说道:“郦大夫既说下齐国,还有何求?我当旋师南下便了。”
韩信随即写了回复的书信,交付来使,遣还齐国。
郦食其接到韩信回复的信函,立即告诉齐国君相,齐王田广与齐相田横,互相阅读来书,当然勿疑,且有齐使作证,更加相信。遂传令历下各军,一律解除戒严,并款待留下郦食其数日,昼夜纵饮,不问外情。郦食其本来高阳酒徒,见了这杯中之物,也是恋恋不舍,今日不行,明日复不行,一连数日,仍然不行,不想却遂导致自己一条老性命,要从此送脱了。酒能误人,一至于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