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宽颇有贤名,故从特叙。倪宽幼时聪明好学,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他就在当时的郡国学校伙房帮助做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他还时常被人家雇佣做短工。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这就是为人们传颂的“带经而锄”的故事。
汉武帝时期曾置五经博士,公孙弘为相,更增博士弟子员,令郡国选取青年学子,入京备数。倪宽幸得充选,草草入都。是时孔子九世孙孔安国,方为博士,教授弟子员,倪宽亦在与列。无如家素贫乏,旅费无出,不得已为同学司炊。又乘暇出去佣工,博资度活,故往往带经而锄,休息辄读。受了一两年辛苦,才得射策中式,补充掌故。嗣又调补廷尉文学卒史,廷尉府中的掾属,多说他未谙刀笔,意在蔑视,但派他充当贱役,前往北地看管牲畜,倪宽只好奉差前去。好多时还至府中,呈缴畜簿,巧值诸掾史为了驳案,莫展一筹。当由宽问明原委,据经折狱,援笔书稿。为此一篇文字,竟得出人头地,上达九重。运气来了。
汉武帝刘彻既然批准案牍,复召张汤入问道:“前奏非俗吏所为,究出何人手笔?”
张汤答称倪宽。汉武帝道:“我亦颇闻他勤学,君得此人,也算是一良佐了。”
张汤唯唯而退,还至府舍,忙将倪宽召入,任为奏谳掾,倪宽不工口才,但工文笔,一经判案,往往有典有则,要言不烦。张汤自是愈重文人,广交宾客,所有亲戚故旧,凡有一长可取,无不照顾,因此性虽苛刻,名却播扬。
只汲黯见他纷更法令,易宽为残,常觉看不过去,有时在廷前遇到张汤,即向他诘责道:“公位列正卿,上不能广先帝功业,下不能遏天下邪心,徒将高皇帝垂定法律,擅加变更,究是何意?”
张汤知道汲黯性格刚直,也不便与他力争,只得无言而退。嗣汲黯又与张汤会议政务,张汤总是主张严劾,吹毛索瘢。三句不离本行。汲黯辩不胜辩,因发忿面斥道:“世人谓刀笔吏,不可作公卿,果然语不虚传!试看张汤这般言动,如果得志,天下只好重足而走,侧目而视了!这难道是致治气象么?”
汲黯说毕自去。已而入见汉武帝,正色奏陈道:“陛下任用群臣,好似积薪,后来反得居上,令臣不解。”
汉武帝被汲黯一诘,半晌说不出话来,只面上已经变色。俟到汲黯退朝后,顾语左右道:“人不可无学,汲黯近日比前益憨,这就是不学的过失呢。”
原来汲黯为此官,是明指公孙弘张汤两人,比他后进。此时反位居己上,未免心理不平,所以不嫌唐突,意向汉武帝直陈。汉武帝也知汲黯言中寓意,但已宠任公孙弘张汤,不便与汲黯说明,因即含糊过去,但讥笑汲黯不学罢了。汲黯始终抗正,不肯媚人,到了卫青封为大将军,尊宠绝伦,仍然见面长揖,不屑下拜。或谓大将军功爵最隆,应该加敬,汲黯笑说道:“与大将军抗礼,便是使大将军成名,若为此生憎,便不成为大将军了!”
这数语却也使乖。卫青得闻汲黯言,果称汲黯为贤士,优礼有加。
惟卫青何故得升大将军?查考原因,仍是为了征讨匈奴有功,因此得于超擢。自从朔方置郡,匈奴右贤王连年入侵,欲将朔方夺还。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汉武帝刘彻命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则从右北平出兵。各路汉军一同出击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主力,认为汉军不能到达此处,便喝得沉醉。夜晚时分,汉军突至,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遁逃,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名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数百里,没有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随后,卫青凯旋而归。
这次出兵,总算是一场大捷,露布入京,盈廷相贺。汉武帝亦喜出望外,即遣使臣往劳卫青,传旨提擢卫青为大将军,统领六师,加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青三子尚在襁褓,俱封列侯。卫青上表固辞,让功诸将,汉武帝乃更封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余如属将公孙敖韩说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等,也并授侯封。及卫青引军还朝,公卿以下,统皆拜谒马前,就是汉武帝,也起座慰谕,亲赐御酒三杯,为卫青接风洗尘。旷古恩遇,一时无两,宫廷内外,莫不想望丰仪,甚至引动一位孀居公主,也居然贪图利欲,不惜名节,竟与卫青大将军愿结丝萝,成为夫妇。有诗叹道:
妇道须知从一终,不分贵贱例相同;
如何帝女痴心甚,也学文君卓氏风!
究竟这公主是谁,试看下章续叙。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济公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