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天,馀善听说杨仆请求讨伐他,而且汉军已进逼东越边境,就要攻打过来,于是先发制人。馀善派兵到汉军必经之路作抵抗,他还给将军驺力等人加“吞汉将军”的封号,大军进入白沙(今浙江绍兴)、武林(今江西鄱阳)和梅岭三个要隘,击杀汉军三名校尉。
馀善私刻“武帝”印玺,自立称帝,公开反叛汉廷。至此,汉武帝决定分四路进兵,大张挞伐。第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武林出发,由崇安分水岭进军;第二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领,从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出发,乘船渡海从东边进军;第三路由中尉王温舒率领,从梅岭出发,由东越西部进军;第四路由越侯戈船将军、下濑将军率领,从若邪(今浙江绍兴东南)、白沙出发,进攻东越东北部。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天,四路汉军均进抵闽境。当汉军分兵四路进逼时,馀善分兵在今邵武、建阳、浦城、崇安一带筑城防守,自己则统兵据守今浦城县北的泉山进行顽抗。原留居汉地的越衍侯吴阳奉汉命回东越,劝说馀善放弃抵抗,馀善不听。
吴阳便率本邑兵七百人攻占汉阳城(今浦城县北),馀善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天险泉山,撤退到冶都(今福建福州)。当时汉军水陆并进,越建成侯敖便与繇君居股(繇君丑之子)合谋,杀死馀善,向韩说投降。
事情平定后,汉武帝以东越狭小而多险阻之地,闽越强悍,屡次反复无常,不如徙民内处,免得生心。乃诏令杨仆以下诸将,把东越民徙居江淮。杨仆等依诏办理,闽峤乃虚无人迹了。两越俱亡。同时又有先零羌人,为唐虞时三苗后裔,散处湟中,暗中通知匈奴,合众十余万,寇掠令居安故等县,进围枹罕。汉武帝起李息为将军,使偕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十万,击散诸羌,特置护羌校尉,就地镇治,总算荡平。
汉武帝见诸事顺手,自然欣慰,因记起渥洼水旁,曾有异马产出,即颁诏出去,嘱令送马入都。这异马并非异产,不过由暴利长捏说出来,从中取巧。作者于前文中已经述明。此时暴利长奉命献马,到了都中,由汉武帝亲自验看,果觉肥壮得很,与乌孙国所献良马,大略相同。汉武帝遂称为神马,或与乌孙马共称天马。《通鉴辑览》载此事于元狩三年,《汉书》则在元鼎四年,本书两存其说,故前后分叙。汉武帝方营造柏梁台,高数十丈,用香柏为梁,因以为名。这台系供奉长陵神君,神君为谁,查考起来,实是不值一辩。长陵有一妇人,产男不育,悲郁而亡。后来妯娌宛若,供奉妇象,说是妇魂附身,能预知民间吉凶。一班愚夫愚妇,共去拜祝,有求辄应,就是汉武帝外祖母臧儿,也曾前往祷告,果然生得子女贵显,遂共称长陵妇为神君。汉武帝得自母传,遣使迎入神君像,供诸磃氏观中。嗣因磃氏观规模狭隘,特筑柏梁台移供神像,且创作柏梁台诗体,与群臣互相唱和,谱入乐歌。复令司马相如等编制歌诗,按叶宫商,合成声律,号为乐府。及得了神马后,也仿乐府体裁,亲制一《天马》歌。歌云:
泰一况,泰一即天神,见后文。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薾音蹑。浮云,晻上驰,驱容与,音逝。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天马歌成,马入御厩,暴利长非但得于免罪,且得厚赏。
忽然又由河东太守,奏称汾阴后土祠旁,有巫锦掘得大鼎,不敢藏匿,因此特来报闻。这汾阴地方的后土祠,本是元鼎四年新设,不到数月,便有大鼎出现,明明是由巫锦暗中作假,哄动朝廷。也是暴利长一般伎俩。偏汉武帝为人积迷生信,疑是后土神显示灵奇,将鼎报锡,当即派使者迎鼎入甘泉宫,荐诸宗庙。汉武帝亲率群臣,前往视察此鼎,鼎状甚大,上面只刻花纹,并无款识。大众不辨新旧,但模模糊糊的说是周物,都向汉武帝称贺。独光禄大夫吾邱寿王,谓此鼎是新式,怎得说是周鼎?语为汉武帝所闻,召他入宫责问,吾邱寿王灵机一动,巧言说道:“从前周德日昌,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称周鼎。今汉自高祖继周,德被六合,陛下又恢廓祖业,天瑞并至,宝鼎自出,这乃汉宝,并非周宝,臣所以谓非周鼎呢!”
汉武帝闻言,转怒为喜,连声称善,群臣亦欢呼万岁。吾邱寿王却得赐黄金十斤,汉武帝又亲作宝鼎歌,纪述休祥。有诗叹道:
虚伪何曾不易知,君臣上下并相欺;
唐虞尚有夸张事,况是秦皇汉武时。
过了月余,又有齐人公孙卿,上书说鼎。欲知他如何说法,容待下回再详说。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济公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