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刘奭因匡衡奏对称旨,擢升为光禄大夫,不久又发生地震,并且出现日食,自永光二年至四年,迭遭警变。汉元帝刘奭因此记起周堪、张猛,被贬在外,实在是衔冤,乃责问群臣道:“汝等前言天变相仍,咎在堪猛,今周堪、张猛外谪数年,何故天变较甚,试问将更咎何人?”
群臣无词可答,只好叩首谢罪。汉元帝刘奭因复征拜周堪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张猛封为大中大夫,兼给事中。
周堪和张猛再次入朝受职,总以为是汉元帝刘奭后悔醒悟,此次总算是可以吐气扬眉,那知朝上尚书,先有四人,都是石显的私党。一个就是五鹿充宗,官拜少府,兼尚书令,第二个是中书仆射牢梁,第三第四叫作伊嘉、陈顺,并皆是典领尚书。周堪与四人位置相同,人众我寡,怎能敌得过这四个奸恶之徒?再加上汉元帝刘奭连年多病,深居简出,周堪有要事陈请,反要石显代为奏闻,累得周堪不胜郁愤,有口难言。
俗语说得好,忧能伤人,况周堪已垂老,如何禁受得起?一日忽然病頟,噤不成声,没几天就病死了。张猛失了师援,越发感觉到处境孤独危险,遂被石显谗言构陷,传诏逮捕。张猛不肯受辱,竟在宫车门前,拔剑自刎。石显还没有去逮捕,师弟何苦复来。显然是自己寻死。刘更生闻知周堪和张猛的死亡,倍增伤感,特仿楚屈原《离骚经》体,撰成“疾谗救危及世颂”凡八篇,聊寄悲怀;
还幸自己命不该绝,未被害死,也好算是蒙泉剥果了。
且说汉元帝刘奭的后宫,除了王皇后政君之外,就要算冯、傅两位婕妤,最为宠幸。
傅婕妤是河南温县人,早年丧父,母亲又改嫁,婕妤流离入都,得于侍奉上官太后,善伺意旨,进为才人。上官太后把她赐给汉元帝,汉元帝刘奭即位,拜其为婕妤。傅婕妤凭着那柔颜丽质,趋承左右,深得主上欢心,就是宫中女役,亦因她待遇有恩,并皆感激,常饮酒酹地,代祝延谷。好几年,傅婕妤就生下了一女一男,女为平都公主;男名康,永光三年,封为济阳王,傅婕妤得进号为昭仪。
汉元帝刘奭对她母子两人,非常怜爱,甚至王皇后太子,亦所未及。光禄大夫匡衡,曾上书规谏,劝汉元帝刘奭要辨明嫡庶之分,不应得新忘故,移卑逾尊。
汉元帝刘奭因此令匡衡为太子太傅,但宠爱傅昭仪他们母子,仍然如故。傅昭仪外,便是冯婕妤最为得宠了。
冯婕妤,真名冯媛,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安)人,家世和傅昭仪不同,冯婕妤的父亲是光禄大夫冯奉世。
冯奉世出身将门世家。汉武帝晚期的后元年间(前87年),以良家子弟选为郎,入卫宫中。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以其功补为武安长,后失官免职。前将军韩增闻冯奉世之才,遂奏请汉宣帝任命冯奉世为军司空。随后,汉宣帝授冯奉世以卫侯,持节出使大宛。后莎车与匈奴结盟叛汉,冯奉世决定不待奉闻朝廷,以符节谕告附近各国,尽发其兵,由冯奉世自为统帅,进击莎车,一举攻拔其城,平定了整个叛乱,巩固了西汉帝国对西域的统治,冯奉世因此威振西域。
冯奉世还担任了光禄大夫、水衡都尉等职。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元帝即位,冯奉世任执金吾。上郡属国归降西汉的一万多胡人背叛而去。当初,汉昭帝末年,西河郡属国胡人伊酋若王也率领数千名人众叛变,冯奉世立即持使节领军队追击他们。右将军典属国常惠去世,冯奉世接替他为右将军典属国,加诸吏之号。
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冯媛被选入后宫。当时其父冯奉世担任执金吾,冯媛开始为长使,数月升为美人。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生下儿子刘兴,被封为婕妤。此时其父冯奉世升为右将军、光禄勋,冯奉世长子冯野王为左冯翊,父子并居朝廷,议论者认为他们是以才器而官居要职,不是因为冯媛的关系。而冯媛在受内宠方面与傅昭仪等同。
永光二年(前42年)七月,陇西羌彡姐的旁支反叛,汉元帝下诏召让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右将军冯奉世入朝商议对策。
当时,连年庄稼收成不好,京都谷物每石卖二百余文钱,边境郡县每石四百文钱,关东五百文钱。到处闹饥荒,朝廷正在为此忧虑,却又遇到羌族叛变。韦玄成等人沉默着没有人说话。
冯奉世说:“羌族贼兵近在国境以内背叛,假如不及时诛灭,就没有办法制服远方的蛮夷。我愿意率领军队讨伐他们。”
汉元帝询问需要用的军队的数量,冯奉世回答说:“我听说善于用兵者,不会两次用兵,不会三次运粮,所以军队不宜长时间地征战在外而顺从天意的讨伐应该速战速决。过去经常不衡量敌人的情况,而军队至于损失;多次运送粮食,则时间长耗费多,军队的士气低落。现在反叛的贼兵大约三万人,依兵法应加倍调用六万人。而羌戎是使用弓矛的军队罢了,兵器并不犀利,可以调用四万人,一个月足以解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